压裂用香豆胶的检测项目与技术要点
一、理化性质检测
-
- 检测目的:水分过高易导致微生物滋生或结块,影响溶解性。
- 方法:采用烘箱法(105℃恒重法)或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要求水分≤12%(行业标准)。
-
- 检测目的:影响压裂液的化学稳定性和交联反应效率。
- 方法:配制1%水溶液,使用pH计测定,标准范围通常为6.5-8.5。
-
- 检测目的:粒度影响溶解速度和溶液均匀性。
- 方法: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要求90%颗粒粒径≤150μm。
二、流变性能测试
-
- 检测目的:评价香豆胶增稠能力,直接影响携砂性能。
- 方法:配制0.6%水溶液,使用布氏粘度计(RV型转子)测定,25℃下粘度≥150 mPa·s(视分子量等级而定)。
-
- 检测目的:模拟井下高温高剪切环境下的粘度保留率。
- 方法:使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如Chandler 5550),在120℃、170 s⁻¹剪切速率下测试1小时,粘度保留率应≥50%。
三、水不溶物与残渣含量
-
- 检测目的:不溶物会堵塞地层孔隙,导致渗透率下降。
- 方法: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行业标准要求≤15%。
-
- 检测目的:评价压裂液破胶后的残渣对地层的伤害程度。
- 方法:将香豆胶溶液在120℃下破胶4小时,过滤烘干称重,残渣率≤8%。
四、溶解性与分散性
-
- 检测目的:确保快速溶胀以满足现场配液效率。
- 方法:记录1%溶液达到90%溶胀所需时间,标准为≤30分钟。
-
- 检测目的:避免结块导致局部浓度不均。
- 方法:目视观察或通过浊度计检测溶液透光率差异。
五、微生物与化学稳定性
-
- 检测目的:微生物代谢会降解香豆胶分子链,降低粘度。
- 方法:菌落总数检测(≤1000 CFU/g),重点关注硫酸盐还原菌(SRB)等有害菌群。
-
- 检测目的:评估在氧化环境(如含过硫酸铵破胶剂)或酸性/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 方法:添加氧化剂或调节pH值后测试粘度保留率。
六、环保与安全性指标
-
- 检测目的:符合环保法规(如EPA标准)。
- 方法:ICP-MS检测铅、镉、汞等,限值≤10 ppm。
-
- 检测目的:确保压裂返排液不会污染地下水。
- 方法:采用发光细菌(如费氏弧菌)急性毒性测试,EC50≥100 mg/L。
七、配伍性测试
-
- 检测目的:验证香豆胶与硼酸盐/有机金属交联剂的反应效率。
- 方法:观察交联时间及冻胶强度,要求形成连续可挑挂冻胶。
-
- 检测目的:确保破胶剂能有效降解香豆胶分子链。
- 方法:测定破胶后溶液粘度和残渣量。
检测标准与设备
- 主要标准:SY/T 5764-2020、API RP 13J、ISO 13736
- 核心设备:高温高压流变仪、激光粒度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生物安全柜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6
17
24
23
28
21
23
25
22
22
20
20
24
23
19
24
28
23
23
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