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型煤检测:关键项目与标准解析
一、物理性能检测
-
- 检测目的:确保适配燃烧设备,降低运输破损率。
- 标准要求:根据GB/T 13593-2018《民用型煤》,常见规格为圆柱形(Φ100-150mm,高度60-100mm)或方形(边长100-150mm),表面无明显裂纹,边缘缺损≤5mm。
-
- 测试方法:使用万能试验机垂直加压至型煤破碎,记录最大压力值(单位:N/个)。
- 指标要求:≥500N/个(普通型煤),工业用型煤需≥800N/个。强度不足易导致运输或储存中碎裂。
-
- 模拟场景:从2米高度自由跌落到混凝土地面,重复3次后统计完整块数占比。
- 合格标准:≥80%(一级品),反映抗冲击性能。
-
- 测试流程:型煤浸泡水中24小时后测定抗压强度,计算保留率。
- 指标要求:≥70%,确保潮湿环境下不易粉化。
二、化学组分检测
-
- 水分(Mad):烘干法测定,要求≤12%。水分过高降低燃烧效率,增加运输成本。
- 灰分(Aad):高温灼烧法,一级品≤25%。灰分高则热值低,且增加炉渣处理难度。
- 挥发分(Vdaf):反映燃烧活性,范围通常15-35%。过低点火困难,过高易产生烟尘。
- 固定碳(FCad):计算得出,优质型煤FCad≥50%。
-
- 检测方法:库仑滴定法或红外吸收法。
- 环保限值:根据GB 34170-2017,民用型煤硫含量≤0.5%(低硫煤区域)或≤1.0%(其他区域)。硫氧化物(SOx)是酸雨主要成因。
-
- 测试设备:氧弹热量计,结果以兆焦耳/千克(MJ/kg)表示。
- 标准要求:≥21MJ/kg(高热值型煤),低于18MJ/kg需标注为低热值产品。
三、燃烧与环保性能检测
-
- 点火时间:明火点燃至持续燃烧时间≤3分钟。
- 燃烧效率:通过烟气成分计算,要求≥75%。
- 残炭率:燃烧后残留未燃碳量≤15%。
-
-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目测法或仪器测定,要求≤1级。
- 颗粒物(PM):过滤称重法,排放浓度≤30mg/m³。
- CO排放:便携式烟气分析仪检测,浓度≤0.1%。
- NOx生成量:化学发光法,限制值≤200mg/m³。
-
- 计算公式:(原煤硫含量-燃烧后灰渣硫含量)/原煤硫含量×100%。
- 要求:添加钙基固硫剂后固硫率≥50%。
四、安全与功能性检测
-
- 密闭燃烧试验:在1m³燃烧舱内测定CO峰值浓度,要求≤100ppm。
-
- 重点检测砷(As)、铅(Pb)、汞(Hg)、铬(Cr),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 限值参照GB 30770-2014《工业燃煤固硫剂环保技术要求》。
-
- 黏结剂检测:禁止使用焦油等有毒物质,需符合JC/T 478-2013《建材用工业固废型煤黏结剂》。
五、检测标准体系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核心内容 |
---|---|---|
GB/T 13593-2018 | 民用型煤 | 分类、技术要求、检测方法 |
GB 34170-2017 | 商品煤质量 民用散煤 | 硫分、灰分限制指标 |
HJ 562-2010 | 工业型煤固硫强度测定方法 | 固硫效率试验规程 |
ISO 1928:2020 | 固体矿物燃料发热量测定 | 国际通用发热量测试方法 |
六、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 快速检测设备普及:手持式XRF光谱仪实现现场硫、重金属元素快速筛查。
- 智能燃烧分析系统:集成温度、压力、气体传感器的燃烧模拟装置,可实时生成燃烧效率图谱。
- 区块链溯源应用:部分省市试点型煤"一码溯源",扫码查看全项检测报告及生产批次数据。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