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CO₂检测的核心场景
- 安全生产监测
- 密闭空间作业:如储罐、地下管道、反应釜等场景,需实时监测CO₂浓度,防范缺氧风险。
- 发酵工业:酿酒、生物制药等发酵过程中CO₂自然富集,需设置报警阈值(通常为5,000 ppm)。
- 工艺流程控制
- 化工合成:在尿素、甲醇等生产中,CO₂作为原料或副产物,其浓度直接影响反应效率。
- 金属加工:焊接、铸造中使用CO₂保护气时,需确保气体纯度和流量稳定。
- 环保排放监管
- 火电厂、钢铁厂等需连续监测烟道气中CO₂排放量,满足碳交易与减排要求。
二、核心检测项目与技术指标
- 浓度检测
- 检测范围:常规设备覆盖0
5% vol(安全监测)至0100% vol(工业纯CO₂流程控制)。 - 精度要求:高精度传感器误差需≤±2% FS,激光光谱技术的精度可达±1% FS。
- 检测范围:常规设备覆盖0
- 泄漏定位检测
- 使用便携式CO₂检漏仪,灵敏度需达50 ppm分辨率,配备北斗/GPS定位功能,适用于管道巡检。
- 排放通量计算
- 结合流速、温度、压力参数,通过CEMS(连续排放监测系统)计算质量排放率,数据需符合HJ 76-2017标准。
三、主流检测技术对比
技术类型 | 原理 | 优点 | 局限性 | 适用场景 |
---|---|---|---|---|
NDIR红外 | 气体对特定红外光吸收 | 精度高、寿命长 | 受交叉气体干扰 | 固定式监测、CEMS系统 |
电化学 | 气体扩散电极反应 | 成本低、响应快(T90<30s) | 需定期校准(每3~6个月) | 便携式检测仪 |
TDLAS激光 | 可调谐激光光谱 | 抗干扰强、可远程监测 | 设备成本高 | 高温烟气、复杂工况 |
四、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 环境适应性
- 防爆认证(Ex dⅡCT6 Gb)用于石化场景;IP67防护等级适应潮湿、多尘环境。
- 数据合规性
- 需支持Modbus RTU、4-20mA输出,满足DCS/SCADA系统集成;数据存储间隔≤1分钟。
- 校准与维护
- 自动零点校准(ZERO)功能防止漂移;标定周期建议每6个月一次,使用NIST认证标气。
五、应用案例分析
- 挑战:碳捕集系统中CO₂纯度需>99.5%,同时检测H₂S、SO₂等杂质气体交叉干扰。
- 解决方案:采用TDLAS激光分析仪+气相色谱联用,实现ppm级杂质检测与CO₂浓度同步监控。
- 成效:年减排CO₂ 12万吨,数据直传省级环保平台,获碳配额奖励。
六、未来趋势
- 智能化升级
- 物联网(IoT)传感器实现多点组网监测,AI算法预测泄漏风险。
- 微型化技术
- MEMS红外传感器将设备体积缩小80%,适用于无人机搭载巡检。
- 多参数融合
- CO₂与温湿度、VOCs同步检测,构建智能环境安全预警系统。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14
14
19
19
16
14
19
15
22
18
21
22
25
20
21
32
20
22
2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