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转移薄膜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外观质量检测
- 表面平整度:观察有无气泡、划痕、杂质或凹凸不平等缺陷。
- 颜色均匀性:使用色差仪(如X-Rite分光光度计)测量色差值(ΔE≤1.5为合格)。
- 图案完整性:通过光学显微镜或高分辨率扫描仪检查印刷图案的清晰度与对位精度。 标准参考:ASTM D523(表面光泽度)、GB/T 7707(印刷品质量要求)。
二、厚度均匀性检测
- 接触式测厚仪(精度±1μm):按GB/T 6672标准,在薄膜表面随机选取10个点测量,取平均值。
- 非接触式激光测厚仪:适用于高精度或热敏性材料。 合格判定:厚度偏差需控制在标称值±5%以内。
三、剥离强度测试
- 将薄膜与基材复合后裁切成25mm宽试样。
-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如Instron 5965)以180°剥离角度、300mm/min速度测试。 标准要求:依据GB/T 2792,普通用途薄膜剥离强度≥2.5N/cm;高耐候性产品需≥4.0N/cm。
四、耐候性及耐化学性检测
-
- 设备:QUV加速老化试验箱。
- 条件:UVA-340灯管,辐照度0.89W/m²,60℃下循环照射(光照4h/冷凝4h)持续500小时。
- 判定:老化后色差ΔE≤3.0,无开裂、粉化。
-
- 方法:将薄膜浸泡于酸碱(如5% HCl、10% NaOH)、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中24h,观察表面是否起泡、脱落。
- 标准:ISO 2812-1(液体化学品耐性测定)。
五、耐磨性测试
- Taber耐磨试验:按ASTM D4060,采用CS-10磨轮,施加500g载荷,旋转1000次后测量质量损失(应≤20mg)。
- 马丁代尔法(针对纺织品复合膜):测试至基材暴露前的循环次数需≥10,000次。
六、热稳定性检测
- 热收缩率:将样品置于150℃烘箱中30min,冷却后尺寸变化率应≤3%。
- 热重分析(TGA):检测材料分解温度(通常要求初始分解温度≥250℃)。
七、透湿性与透气性测试
- 透湿率(WVTR):按ASTM E96,使用杯式法测定,高透湿型薄膜需≥2000g/m²·24h。
- 透气性:采用压差法气体渗透仪(如Labthink GDP-C),测定氧气透过率(OTR)。
八、环保与安全指标
- VOCs释放量:通过GC-MS检测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符合GB 38507-2020要求(总量≤50mg/m²)。
- 禁用物质筛查:检测邻苯二甲酸酯(REACH Annex XVII)、重金属(Pb、Cd≤100ppm)等。
九、功能性附加检测
- 抗菌性能(如医用薄膜):按ISO 22196,对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需≥99%。
- 导电性(电子用薄膜):表面电阻率测试,范围10³~10⁶Ω/sq。
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检测下一篇:运输包装用拉伸缠绕膜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3
24
27
19
28
25
26
39
29
48
39
32
25
34
32
32
31
30
31
3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