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淀粉检测的关键项目与方法
一、关键检测项目与技术方案
1. 纯度测定(核心指标)
- 酶解温度37℃±0.5℃,反应时间需严格控制在30分钟
- DNS法需在540nm波长下比色,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应达0.1-2.0mg/mL
- HPLC推荐使用氨基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示差检测器
2. 溶解特性检测(功能验证)
温度梯度 | 溶剂体系 | 判定标准 |
---|---|---|
25℃冷溶 | 去离子水 | 溶液透明度≥90%(425nm透光率) |
60℃热溶 | 1% NaCl溶液 | 无絮凝现象,离心沉淀量≤0.5% |
90℃糊化 | pH6.8缓冲液 | 糊化时间≤3分钟,无结块 |
3. 碘显色反应(结构验证)
- 配制0.005mol/L碘-碘化钾溶液
- 淀粉浓度控制在0.1%时呈现标准海蓝色
- 最大吸收波长应为620±5nm
- 吸光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需建立标准曲线)
4. 杂质控制指标
检测项 | 方法标准 | 限量要求 |
---|---|---|
水分 | 真空干燥法(105℃,4h) | ≤14.0% |
灰分 | 马弗炉(550℃,6h) | ≤0.3% |
蛋白质 | 凯氏定氮法 | ≤0.5% |
重金属 | ICP-MS检测 | As≤1ppm,Pb≤0.5ppm |
微生物 | GB 4789.2 | 菌落总数≤1000CFU/g |
二、功能性检测进阶项目
1. 流变学特性
- 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
- 1%水溶液在25℃时粘度范围:15-25mPa·s(Brookfield LV型,转子#2,60rpm)
- 触变指数应≤1.2(表征溶液稳定性)
2. 热稳定性试验
- 加速实验:80℃恒温8小时后检测粘度保留率≥85%
- DSC分析糊化温度应在62-68℃区间
三、质量控制要点
- 批次管理:每生产批次需留样进行全项检测,保存期数据跟踪不少于24个月
- 包装验证:铝箔复合袋的透湿性≤0.5g/m²·24h(38℃,90%RH)
- 应用匹配性:针对医药辅料用途需额外检测溶血性(兔红细胞法)和热原物质(鲎试剂法)
四、行业标准对照
检测项目 | 中国药典标准 | USP标准 | 差异分析 |
---|---|---|---|
糊化温度 | 62-67℃ | 60-65℃ | 原料来源差异 |
重金属总量 | ≤10ppm | ≤20ppm | 国内标准更严格 |
微生物限度 | 需氧菌总数≤1000 | ≤3000 | 适应不同剂型要求 |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化学试剂 顺丁烯二酸酐检测下一篇:化学试剂 环已酮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1
21
25
35
24
25
25
29
26
30
22
27
23
21
25
24
21
19
20
1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