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环境空气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建筑密闭性增强及工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密闭空间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办公室、实验室、地下停车场、工厂车间、交通工具(如飞机、高铁)等场景中,空气流通性差导致污染物易积累,可能引发健康风险甚至安全隐患。通过科学检测密闭环境中的空气成分,能够有效评估其安全性,为通风系统优化、污染物治理提供依据,保障人员健康与生产活动安全。
主要检测项目及标准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
VOCs是密闭环境中常见污染物,来自涂料、胶黏剂、清洁剂等材料释放。检测项目包含苯、甲苯、甲醛等,需使用PID检测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苯浓度应≤0.11mg/m³,甲醛≤0.10mg/m³。
2. 二氧化碳(CO₂)浓度
人体呼吸、设备运行均会导致CO₂浓度升高。浓度超过1000ppm可能引发头痛、疲劳,需采用红外线吸收法检测。国际ASHRAE标准建议室内CO₂应控制在1000ppm以下。
3. 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
监控机械运行产生的粉尘、纤维等悬浮物,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测量。根据《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日均值需≤75μg/m³。
4. 微生物污染检测
针对细菌总数、真菌孢子等生物污染物,通过空气采样器结合培养法检测。医院等特殊场所需符合《WS/T 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
5. 特殊场景专项检测
实验室需检测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地下空间需监测氡气浓度,数据中心需检测臭氧含量。矿山、化工厂等密闭区域还需检测氧气含量(需≥19.5%)及爆炸性气体(如甲烷)。
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
专业检测需按“布点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评估”流程开展。采样前需封闭空间12小时,每个独立区域设置至少3个监测点,同时记录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建议选择CMA认证机构,检测频率根据场所风险等级定为每季度至每年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