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检测的重要性
氡(Rn-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广泛存在于土壤、岩石和水体中,可通过建筑缝隙、地下水或建材释放到空气中。其衰变产生的子体(如Po-218、Pb-214等)具有强放射性,长期暴露可能引发肺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氡列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致肺癌因素。因此,对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检测不仅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更是公共卫生和建筑安全的关键指标。
在室内环境、矿山、地下空间及核设施等场景中,氡浓度检测尤为重要。由于氡无色无味且难以察觉,专业检测成为评估暴露风险的核心手段。检测需覆盖瞬时浓度、长期累积浓度以及子体的放射性强度,并结合季节、通风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主要检测项目与技术方法
1. 室内/外环境氡浓度检测
采用主动式检测法(如电离室法、闪烁室法)或被动式积分检测法(如α径迹探测器)。前者通过泵吸空气至检测仪器实时读数,精度高但成本较高;后者通过长期吸附氡子体进行实验室分析,适用于季度或年度累积量评估。
2. 氡子体α潜能浓度检测
使用滤膜采样结合α能谱分析技术,测量Po-218、Po-214等子体的α粒子能量,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的α潜能值(WL)。该指标直接反映呼吸系统可能受到的辐射剂量,是职业暴露评估的核心参数。
3. 土壤氡浓度检测
通过埋置采样管抽取土壤气体,采用瞬态测量法(如RAD7检测仪)测定氡浓度。该数据可用于建筑选址风险评估,帮助预测建筑物底层氡渗透潜在水平。
4. 建材氡析出率检测
采用密闭累积法或动态流气法,测定花岗岩、混凝土等建材表面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氡释放量。依据国家标准GB50325,新建建筑需控制建材氡析出率≤0.01Bq/(m²·s)。
5. 通风系统效能评估
通过多点位连续监测(如连续氡监测仪CRM),对比不同通风条件下的氡浓度变化率。重点检测地下室、密闭空间等区域的换气效率,为通风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标准与质量保障
我国现行标准包括《GB/T16146-2021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和《HJ1157-2021环境空气氡的测定》等。检测需满足以下质量控制要求:选用经计量认证的仪器、实施温湿度修正、定期校准设备,并在采样前后进行空白样对比。实验室分析需通过标准源比对验证,确保数据误差≤15%。
检测结果的应用与防护建议
当检测值超过国家限值(室内年均浓度≤100Bq/m³)时,需采取工程干预措施:加强建筑密封性、安装氡减排系统、使用防氡涂料等。对于矿区等高风险场所,建议实施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氡暴露健康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