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English
全国服务热线400-635-0567
投诉建议010-82491398
中化所,材料实验室
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检测 > 橡胶检测

药品和药用原辅料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4 17:31:27- 点击数: - 关键词: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

网页字号:【   】 | 【打印】 【关闭】 微信扫一扫分享: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联系中化所

价格?周期?相关检测仪器?
想了解检测费用多少?
有哪些适合的检测项目?
检测服务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药品和药用原辅料检测的重要性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而药用原辅料作为药品生产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药品的性能。近年来,随着制药行业监管趋严和公众对药品安全需求的提升,药品及原辅料的检测已成为保障医药产品质量的核心环节。各国药典(如《中国药典》《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均对药品及原辅料的检测项目、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涉及理化性质、微生物、杂质分析、稳定性等多个维度,以确保药品的纯度、有效性及安全性。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药用原辅料的检测尤为重要。辅料虽不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但其功能性(如崩解剂、黏合剂、润滑剂等)可能影响药品的释放速率、生物利用度甚至稳定性。因此,原辅料的检测不仅需要满足自身质量标准,还需验证其与活性成分的相容性。主要监管机构(如FDA、EMA、NMPA)均要求建立系统的原辅料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规避风险。

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 理化性质检测

包括外观、溶解度、pH值、熔点、折光率、密度等基础参数,用于评估原辅料和药品的物理特性是否符合标准。例如,辅料的粒度分布可能影响制剂均一性,而API(原料药)的晶型差异会导致生物利用度变化,需通过X射线衍射(XRD)或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表征。

2. 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测

根据药品剂型要求,需进行需氧菌、霉菌、酵母菌总数检测,以及控制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的筛查。对于注射剂、眼用制剂等无菌产品,必须通过薄膜过滤法或直接接种法验证无菌性,并符合药典规定的微生物负载限值。

3. 杂质分析

包括有机杂质(如降解产物、合成副产物)、无机杂质(重金属、残留催化剂)和残留溶剂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仪器方法,结合毒理学评估确定杂质限度。例如,ICH Q3系列指南明确规定了基因毒性杂质的控制策略。

4. 含量测定与效价分析

通过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UV)或色谱法(如HPLC)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生物制品(如疫苗、抗体药物)还需进行生物效价检测,通过细胞实验或动物模型验证其药理活性。

5. 稳定性试验

涵盖影响因素试验(高温、高湿、光照)、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评估药品在储存条件下的质量变化。需重点关注有关物质增长、含量下降及溶出度变化,并依据数据制定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6. 药用辅料功能性检测

针对不同辅料的用途设计专项测试,如崩解剂的崩解时限、润滑剂的摩擦系数、包衣材料的成膜性等。需结合制剂工艺特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辅料的功能性表现。

7. 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

检测药品与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如玻璃瓶、胶塞、塑料容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可提取物/浸出物分析、吸附性评价等,确保包装系统不会引入风险物质或影响药品稳定性。

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药物(如核酸药物、ADC抗体偶联药物)的涌现,检测技术正朝着高灵敏度、高通量方向发展。例如,采用二维液相色谱(2D-LC)提升复杂杂质分离能力,应用质谱成像技术实时监测原辅料分布均匀性。同时,基于QbD(质量源于设计)理念,检测方法正从单一终点控制向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升级,结合人工智能实现数据驱动的质量预测与风险预警。

实验室环境与谱图 合作客户

推荐资讯 / Recommended News

橡胶检测,橡胶制品检测

橡胶检测,橡胶制品检测

橡胶检测以及橡胶制品检测问题,可以咨询实验室工程师帮您解答。中化所材料检测机构可提供各种橡胶及橡胶制品检测服务,是集体所有制科研所,高新技术企业,CMA资质认证机构,目前国内正规的第三方材料检测中心,7-15个工作日可出具检测报告,支持二维码系统扫码查询真伪,全国多家实验室分支支持上门取样/寄样检测。
检测标准不清楚?检测价格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