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检测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检测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人类健康、生态安全,更是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治理的科学基础。通过系统化检测项目,能够精准识别污染物种类、浓度及分布特性,为水质评价、污染溯源、治理方案制定以及法规政策执行提供关键依据。范围内,各国已建立严格的水质标准体系,明确规定了饮用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及大气降水等不同水体的检测指标要求。
水检测的核心项目分类
1. 常规理化指标
包括pH值、溶解氧(DO)、浊度、电导率、总溶解固体(TDS)、温度等基础参数。pH值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溶解氧水平反映水体自净能力,浊度则直观表征水中悬浮物含量。
2. 营养盐与富营养化指标
氨氮、总磷(TP)、总氮(TN)、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至关重要。过量营养盐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暴发,威胁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系统平衡。
3. 重金属污染检测
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具有强生物毒性和累积性,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高灵敏度方法检测。特别是工业区周边水体和大气降水中的重金属迁移规律备受关注。
4. 有机污染物分析
涵盖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PAHs)、农药残留、石油类物质等。这些污染物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评估致癌风险和生态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5. 微生物学指标
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检测项目直接反映水体生物安全性。在暴雨后的径流污染和污水处理厂排放监测中,微生物污染防控尤为关键。
废水检测的特殊性要求
工业废水检测需重点关注特征污染物,如电镀废水的氰化物、制药废水的抗生素残留、印染废水的色度与染料成分等。生活污水则需强化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监测。新兴污染物如微塑料、全氟化合物(PFAS)等也被逐步纳入检测范围。
大气降水检测的独特维度
酸雨监测是大气降水检测的核心内容,包含pH值、电导率、硫酸根(SO₄²⁻)、硝酸根(NO₃⁻)等指标。近年研究还拓展到降水中的重金属沉降通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湿沉降等方向,为评估大气污染传输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技术与标准体系
现代水检测广泛采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生物传感等齐全技术,同时结合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实时数据采集。我国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等规范文件,明确规定了不同水体的检测项目限值和方法标准,推动检测工作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