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与板框压滤机检测概述
厢式压滤机与板框压滤机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尤其在化工、冶金、环保、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滤板结构:厢式压滤机的滤板为整体式厢体,而板框压滤机由正规的滤板和滤框交替排列组成。为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过滤效率达标及安全性,定期开展专业检测至关重要。检测内容需覆盖机械性能、密封性、耐压能力、过滤效果及电气控制系统等多个维度,并针对两种机型的特点制定差异化检测方案。
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 结构完整性检测
对压滤机机架、滤板/滤框、液压缸等主要部件进行目视检查及无损探伤(如超声波检测),确认无明显变形、裂纹或腐蚀。厢式压滤机需重点检查滤板密封面平整度,板框压滤机则需核实滤框与滤板的配合间隙是否≤0.5mm。
2. 过滤性能测试
通过模拟工况进行实际过滤试验,记录滤饼含水率、滤液澄清度及单循环处理量等参数。要求滤液透过率≥95%(根据物料特性调整),压滤周期符合设计规范。同时需验证滤布/滤膜的通透性,防止因堵塞导致压差异常升高。
3. 液压系统检测
检测液压站压力稳定性(波动范围±5%以内)、油缸同步性及保压能力。板框压滤机需额外检测压紧力分布均匀性,避免因局部过载导致滤框变形。液压油污染度应达到NAS 8级以下标准。
4. 密封性验证
采用加压试漏法(通常以1.25倍工作压力测试)检查滤室密封性能。厢式压滤机需确保相邻滤板间渗漏量<0.1L/min·m,板框压滤机则需关注滤框与滤板接触面的泄漏情况,必要时更换密封条或调整压紧力。
5. 电气与安全装置检测
校验PLC控制系统逻辑功能、压力传感器精度(±1%FS)及紧急停机响应时间(≤0.5s)。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联锁机构)需通过功能测试,确保符合GB/T 15706机械安全标准。
6. 材料耐腐蚀性评估
针对接触物料的部件(如滤板、滤液管),采用化学分析法或金相检测评估材料劣化程度。聚丙烯滤板需检测氧化诱导期(OIT值>20min),金属部件应进行厚度测量(腐蚀余量≥设计值的80%)。
差异化检测要点
厢式压滤机因滤室容积固定,需重点检测滤板边缘磨损量(允许值<2mm)及导杆平行度误差(≤0.3mm/m);板框压滤机则需定期检查滤框支撑结构的疲劳强度,并通过三维扫描验证滤框阵列的同轴度(偏差≤1.5mm)。
检测周期与维护建议
建议每运行300小时进行日常检测(含润滑点保养),每2000小时开展全面性能检测。检测后需生成包含剩余寿命评估的专项报告,对液压密封件、滤布等易损件提出更换建议,确保设备可靠性维持在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