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结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检测项目需覆盖工作性、匀质性、物理参数等关键指标,确保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全过程质量可控。
1. 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
采用坍落度筒测定混凝土流动性,标准坍落度筒高度300mm,分三层装料插捣。坍落度值反映拌合物流变特性,泵送混凝土宜控制180±20mm,自密实混凝土需同步测量扩展度(≥550mm)。试验需在10分钟内完成,环境温度超过35℃时应采取遮阳措施。
2. 含气量测定
使用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检测引气混凝土,规范要求普通混凝土含气量≯7%,抗冻混凝土宜控制在4-6%。检测前需用标定罐校准设备,拌合物装入量钵后需分三次振捣排除大气泡,操作时注意温度补偿值的修正。
3. 泌水率试验
通过量筒法测定单位面积泌水量,反映混凝土保水性能。装样后静置3小时,每30分钟吸除泌水。C30以下混凝土24小时泌水率应≤3.5%,高强混凝土需≤2.0%。泌水过多会导致表层起粉、裂缝等质量问题。
4. 凝结时间测试
采用贯入阻力法测定初凝和终凝时间,环境温度需保持20±2℃。初凝时间(贯入阻力3.5MPa)不得早于3小时,终凝时间(28MPa)不宜超过12小时。大体积混凝土需添加缓凝剂延长凝结时间,防止施工冷缝产生。
5. 容重与温度检测
使用标准容积升测定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应与配比计算值偏差在±2%以内。入模温度应控制在5-35℃范围,冬季施工需监测出机温度(≥10℃),高温季节应控制拌合物温度≤30℃。温度计插入深度需达2/3料层厚度。
6. 氯离子快速测定
对钢筋混凝土须进行氯离子含量检测,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或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总量应≤0.06%,潮湿环境普通混凝土≤0.15%。取样时需避开外加剂集中区域,保证样本代表性。
检测过程需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每100m³混凝土至少进行1组坍落度检测,重要结构部位需加密至每50m³。检测数据应及时录入质量追溯系统,异常数据需启动配合比复验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