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陶刹车盘检测
发布时间:2025-08-05 00:13:48- 点击数: - 关键词: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碳陶刹车盘核心检测项目详述
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盘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轻量化及高稳定性,在高端制动领域应用广泛。为确保其性能与安全,需进行一系列严格检测,核心项目涵盖物理性能、摩擦性能、几何尺寸及表面质量四大类:
一、物理性能检测
- 硬度测试:
- 目的: 评估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反映其耐磨性和结构强度。
- 方法: 通常在盘面指定区域(如摩擦环)使用维氏硬度计进行多点测量。
- 关键参数: 维氏硬度值(HV)。
- 密度与开孔孔隙率测试:
- 目的: 密度反映材料致密化程度,与强度、导热性相关;开孔孔隙率直接影响材料强度、抗氧化性和摩擦性能稳定性(孔隙易吸潮或藏污纳垢)。
- 方法: 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体积和质量,计算密度和开孔孔隙率。
- 关键参数: 体积密度(g/cm³)、开孔孔隙率(%)。
- 弯曲强度测试:
- 目的: 评估材料在弯曲载荷下的抵抗断裂能力,是衡量结构完整性的重要指标。
- 方法: 从刹车盘特定部位(如散热筋或摩擦环)取样,依据标准进行三点或四点弯曲试验。
- 关键参数: 弯曲强度(MPa)、断裂模量。
二、摩擦性能检测
- 实验室小样摩擦磨损测试:
- 目的: 初步评估材料摩擦系数(μ)和磨损率(WR)的基本性能,筛选配方或工艺。
- 方法: 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设定的温度、压力、速度、环境条件下,使碳陶小块与特定配方的摩擦片材料对磨。
- 关键参数:
- 平均摩擦系数(μ avg)、摩擦系数稳定性(波动范围)。
- 体积磨损率(mm³/N·m 或 mm³/MJ)。
- 惯性台架测试:
- 目的: 在模拟整车惯量和工况条件下,全面评估刹车盘与整套制动系统(卡钳、摩擦片)配合的实际制动效能、抗热衰退性、恢复性、磨损及NVH(噪声、振动)特性。
- 方法: 将完整制动总成(含碳陶盘、卡钳、摩擦片)安装在惯性台架上,执行一系列标准或自定义循环测试程序(如高速制动、连续制动、驻车制动、冷态/热态效能测试等)。
- 关键参数:
- 制动效能(减速度、制动力矩)、摩擦系数。
- 热衰退率(高温下制动效能下降程度)、恢复性(冷却后效能恢复程度)。
- 摩擦片与刹车盘磨损量(测量厚度/质量损失)。
- NVH表现(有无异响、抖动)。
- 制动盘表面温度分布(红外热成像监测)。
三、几何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
- 目的: 确保刹车盘与车辆轮毂、制动卡钳的精确匹配,避免安装干涉、偏磨、抖动等问题。
- 方法: 使用高精度三坐标测量仪(CMM)、激光扫描仪、专用量规、千分尺、百分表等工具。
- 关键参数:
- 关键尺寸: 总厚度、摩擦面厚度、安装面厚度、内径、外径、螺栓孔分布圆直径(PCD)、螺栓孔径、中心孔径、通风槽尺寸(如适用)。
- 形位公差:
- 厚度差(同一圆周上不同位置的厚度差异)。
- 平行度(两摩擦面之间的平行程度)。
- 平面度(单个摩擦面的平整度)。
- 端面跳动/轴向跳动(安装后旋转时摩擦面在轴向的摆动量)。
- 径向跳动(安装后旋转时外圆在径向的摆动量)。
- 螺栓孔位置度。
四、表面质量与无损探伤
- 目的: 检测刹车盘表面和内部是否存在影响性能和安全性的缺陷。
- 方法:
- 目视检查: 在良好光照条件下人工或借助工业相机检查摩擦面和外观面。
- 表面缺陷检测: 检查有无裂纹、崩边、划痕、凹坑、砂眼、明显色差、树脂或涂层堆积/缺失、异物夹杂等。
- 内部缺陷检测:
- 超声波探伤(UT): 利用超声波探测内部裂纹、分层、大孔隙等缺陷。
- X射线探伤(X-ray/DR): 利用X射线透视成像,检测内部气孔、夹杂、裂纹、密度不均等缺陷。
- 关键要求: 表面应无影响制动性能和结构安全的各类缺陷。内部缺陷需符合相关验收标准限值。
总结:
碳陶刹车盘的检测是一个涵盖材料本质属性(物理性能)、核心功能(摩擦性能)、安装匹配性(几何尺寸)及制造完整性(表面与内部质量)的系统性过程。每一类检测项目都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保障其高性能、高可靠性与行车安全的关键防线。严格的检测规范与执行是确保碳陶刹车盘满足严苛使用要求的基础。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