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检测:核心项目与临床应用详解
一、 核心检测项目
-
- 血清/血浆检测: 快速反映近期膳食摄入(1-3天),需空腹采血,避免饮食干扰。 适用场景:急性缺乏筛查、短期营养干预效果评估。
- 红细胞膜DHA分析: 检测红细胞膜中DHA占比(如Omega-3指数),反映3-4个月内的长期营养状态,稳定性更高。 临床意义: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数>8%为理想,<4%高风险)。
-
- 检测母乳中DHA含量(通常需>0.3%总脂肪酸),指导哺乳期女性调整膳食或补充剂用量,确保婴儿神经发育需求。
-
- 结合饮食记录,分析DHA摄入量(推荐成人每日250-500mg),判断是否需强化深海鱼、藻类等摄入。
-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精度定量,区分DHA与其他脂肪酸。
- 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检测,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
二、 适用人群与检测时机
人群 | 检测意义 | 推荐检测方法 |
---|---|---|
孕妇/备孕女性 | 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降低早产风险 | 红细胞膜分析(孕早、中期) |
婴幼儿(0-3岁) | 评估脑发育关键期DHA水平,指导配方奶选择 | 血液检测(指尖血或静脉血)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监测Omega-3指数,优化EPA/DHA补充比例 | 红细胞膜+血清联合检测 |
素食/低脂饮食者 | 排查潜在缺乏风险(植物性食物DHA来源有限) | 膳食评估+血液检测 |
三、 检测流程与结果解读
-
- 采样要求:红细胞膜检测需抗凝血,避免溶血;母乳样本需冷冻保存。
- 实验室处理:脂肪酸提取→甲酯化→色谱分析→数据标准化(占总脂肪酸百分比)。
-
- 成人血浆DHA:50-150 μM(空腹);
- 红细胞DHA占比:健康人群4-8%,最佳>6%;
- 母乳DHA:>0.3%(占总脂肪酸),早产儿母亲建议>0.5%。
-
- 缺乏(<4%):优先通过膳食调整(每周2次深海鱼),必要时补充藻油DHA(200-300mg/天)。
- 过高(>10%):排查过量补充风险(如出血倾向),调整剂量。
四、 临床与科研应用
- 疾病关联研究:低DHA水平与抑郁症、ADHD、阿尔茨海默病呈正相关。
- 个性化医疗:根据基因型(如FADS1/2多态性)制定DHA补充方案,提升干预效率。
- 产品质量控制:检测鱼油、奶粉等产品的DHA含量,确保符合标示值。
五、 注意事项
- 检测干扰因素:高脂餐后血检可能虚增血浆DHA水平;溶血样本影响红细胞膜结果。
- 技术选择:科研首选GC-MS,临床筛查可用快速HPLC法。
- 动态监测:治疗期每3-6个月复查,避免长期过量(>3g/天可能抑制免疫)。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