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工酶检测的核心项目
1. 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
- 检测亚型: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
- 临床意义:
- LDH1/LDH2比值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溶血性贫血。
- LDH5增高:多见于肝癌、骨骼肌损伤或实体肿瘤。
- 应用场景: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肿瘤筛查。
2. 肌酸激酶(CK)同工酶
- 检测亚型:CK-MM(骨骼肌型)、CK-MB(心肌型)、CK-BB(脑型)
- 临床意义:
- CK-MB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特异性优于总CK。
- CK-BB升高可见于脑损伤或小细胞肺癌。
- 应用场景:心肌梗死诊断、肌病鉴别。
3. 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
- 检测亚型:肝型、骨型、肠型、胎盘型
- 临床意义:
- 骨型ALP升高:见于佝偻病、骨肿瘤或Paget病。
- 肝型ALP升高:提示胆汁淤积、肝炎或肝癌。
- 应用场景:肝胆疾病、骨代谢异常。
4.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同工酶
- 检测亚型:GGT1(肝型)、GGT2(胆管型)
- 临床意义:
- GGT2与酒精性肝病、胆道梗阻高度相关。
- 应用场景:酒精性肝损伤、胆道疾病鉴别。
5. 淀粉酶(AMY)同工酶
- 检测亚型:胰腺型(P型)、唾液型(S型)
- 临床意义:
- P型淀粉酶升高提示急性胰腺炎。
- S型升高见于唾液腺疾病或妇科肿瘤。
- 应用场景:急腹症鉴别诊断。
二、检测方法与技术
- 电泳法:通过电荷和分子量差异分离同工酶(如LDH亚型检测)。
- 免疫抑制法:利用特异性抗体抑制特定亚型活性(如CK-MB检测)。
- 化学比色法:基于酶促反应底物的特异性(如ALP同工酶分型)。
- 质谱技术:高灵敏度区分微量同工酶,用于肿瘤标志物研究。
三、检测流程与质量控制
- 样本采集:通常采用血清或血浆,避免溶血(防LDH假性升高)。
- 预处理:低温保存、及时分离血清以减少酶活性损失。
- 标准化操作:严格校准仪器,设置阴/阳性对照。
- 结果判读:结合患者病史及其他生化指标(如肌钙蛋白与CK-MB联合分析心肌梗死)。
四、临床应用实例
- 心肌梗死诊断:CK-MB在胸痛发作后4–6小时升高,24小时达峰,48小时恢复;LDH1/LDH2比值倒置支持心肌损伤。
- 肝癌筛查:GGT2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
- 骨骼疾病鉴别:骨型ALP升高伴血钙异常提示骨转移瘤或代谢性骨病。
五、挑战与展望
- 技术局限性:部分同工酶亚型交叉反应影响特异性。
- 新兴技术应用:基因测序与蛋白质组学推动同工酶分子机制研究。
- 个体化医疗:同工酶谱分析与代谢组学结合,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方向。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