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料轻物质含量试验检测方法(重点:检测项目)
一、引言
二、检测目的
- 质量控制:确保集料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14685、JGJ 52)中对轻物质含量的限值要求(通常≤1%)。
- 性能保障:防止轻物质影响混凝土的粘结力、抗冻性和抗渗性。
- 规范验收:为工程材料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三、检测原理
- 轻物质:密度<2.0g/cm³,浮于溶液表面。
- 重物质:密度≥2.0g/cm³,沉于溶液底部。
四、仪器设备
- 电子天平:量程≥1kg,精度0.1g。
- 密度液配制装置:量筒、搅拌棒、密度计(校准至±0.01g/cm³)。
- 网篮:孔径≤0.3mm,耐腐蚀材质。
- 烘箱:控温(105±5)℃,用于试样烘干。
- 容器:容积≥5L的玻璃或塑料容器。
五、检测步骤
1. 试样制备
- 取样:按规范缩分至约800g样品,避免混入杂物。
- 烘干:将试样在(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两次称量差异≤0.1%)。
2. 密度液配制
- 氯化锌溶液:将分析纯氯化锌溶于水,调整密度至(2.0±0.02)g/cm³(20℃),用密度计校准。
3. 分离轻物质
- 浸泡:将试样倒入网篮,浸入密度液中静置10分钟。
- 搅拌:用玻璃棒沿容器壁缓慢搅拌5圈,静置至分层清晰。
- 收集:用勺子捞取浮于表面的轻物质,用清水冲洗后转移至已知质量的蒸发皿中。
4. 烘干称量
- 烘干:将轻物质在(105±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约2小时)。
- 称重: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轻物质质量(精确至0.1g)。
六、结果计算
- �w:轻物质含量(%);
- �1m1:蒸发皿+轻物质质量(g);
- �0m0:蒸发皿质量(g);
- �m:试样总质量(g)。
七、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氯化锌溶液具腐蚀性,需佩戴手套、护目镜操作。
- 废液处理:废弃溶液应中和后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 温度控制:密度校准及试验需在20℃±2℃环境下进行。
- 代表性取样:试样应均匀取自不同部位,避免偏差。
八、
试样编号 | 试样质量(g) | 蒸发皿质量(g) | 轻物质+蒸发皿质量(g) | 轻物质含量(%) | 备注 |
---|---|---|---|---|---|
1 | 800.0 | 120.5 | 124.8 | 0.54 | 符合标准 |
2 | 800.0 | 121.0 | 125.2 | 0.53 | 符合标准 |
上一篇:劈裂抗拉强度(劈裂法)检测下一篇: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管材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6
17
15
23
19
22
16
21
18
13
18
14
20
18
17
24
22
25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