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总含量检测方法及要点
引言
一、检测意义
- 力学性能:针片状颗粒易断裂,降低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
- 施工和易性:过量针片状颗粒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差,易离析。
- 经济性:合理控制含量可减少水泥用量,优化成本。
二、检测标准
- Ⅰ类骨料:≤5%;
- Ⅱ类骨料:≤10%;
- Ⅲ类骨料:≤15%。
三、检测设备与材料
- 试验筛:方孔筛,孔径为4.75mm、9.50mm、16.0mm、19.0mm等。
- 针片状规准仪:含不同孔宽和间距的标尺(图1)。
- 游标卡尺:精度0.1mm。
-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 烘箱:控温(105±5)℃。
四、样品制备
- 取样:按批次随机抽取骨料,缩分至不少于表1规定量。
最大粒径(mm) 最少试样质量(kg) ≤9.5 2.0 16.0 4.0 19.0 5.0 - 筛分与烘干:将试样按粒径分级,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五、检测步骤
- 分级筛分:用标准筛将试样分为4.75-9.5mm、9.5-16mm、16-19mm等粒级。
- 逐粒检测:
- 规准仪法:将颗粒放入规准仪相应孔内,能通过者为针片状颗粒。
- 卡尺法:测量颗粒长(L)、宽(W)、厚(T),当L/W≥3或T/W≤0.3时判定为针片状。
- 称量记录:称出各粒级针片状颗粒质量(m₁),精确至1g。
六、结果计算
- �1,�2,…,��m1,m2,…,mn:各粒级针片状颗粒质量;
- �m:试样总质量。
七、注意事项
- 代表性取样:避免人为选择颗粒,确保随机性。
- 设备校准:定期校验天平和卡尺,减少系统误差。
- 平行试验:两次试验结果差值超过1%时需重做。
- 粒径分级:严格按标准筛分,避免粒级混淆。
八、误差控制与新技术
- 人工误差:培训操作人员,统一判定标准。
- 自动化检测:图像分析技术(如AI识别)可提高效率,但需与标准方法对比验证。
九、
上一篇:混凝土拌和物水胶比分析试验(水洗法)检测下一篇:泌水试验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4
221
200
208
204
207
218
208
219
222
209
207
213
211
203
201
215
205
211
20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