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嘧啶检测:关键检测项目与方法详解
一、临床治疗中的关键检测项目
-
- 意义:优化个体化用药剂量,预防毒性(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
- 方法:
- HPLC-UV(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成本较低,灵敏度适中(检测限约10 ng/mL)。
- 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高灵敏度(可达0.1 ng/mL),适用于痕量分析及代谢物鉴定。
- 样本处理:血浆/血清需经蛋白沉淀(乙腈或甲醇)及固相萃取(SPE)去除杂质。
-
- 目标物:羟基化代谢产物(如4'-羟基乙胺嘧啶)。
- 检测意义:评估肝脏代谢能力,指导肝功能障碍患者的剂量调整。
- 方法:LC-MS/MS结合同位素内标法,提高定量准确性。
二、药品质量控制检测
-
- 药典方法:《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0:30),检测波长270 nm。
- 验证参数:需符合线性(R²≥0.999)、精密度(RSD<2%)、回收率(98%-102%)要求。
-
- 片剂/复合制剂:通过溶出仪模拟胃肠液环境,测定药物释放速率,确保制剂工艺稳定性。
三、残留与环境污染检测
-
- 场景:监测禽畜用药残留(如用于弓形虫防控的兽用乙胺嘧啶)。
- 方法:
- QuEChERS- LC-MS/MS:快速净化提取,适用于肉类、乳制品等复杂基质。
- ELISA试剂盒:适用于大批量筛查,但需阳性样本复测确认。
-
- 挑战:环境浓度极低(ng/L级别),需高灵敏度方法。
- 解决方案:固相萃取富集后联用LC-MS/MS,或采用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提高选择性。
四、耐药性相关检测
- 疟原虫基因突变分析
- 靶点检测:通过PCR扩增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检测突变位点(如S108N、N51I)。
- 耐药性判定:多重突变提示乙胺嘧啶疗效显著下降,需更换治疗方案。
五、新兴检测技术展望
- 微流控芯片技术
- 整合样本处理、分离与检测,实现便携式快速检测(如现场疟疾用药监测)。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 开发乙胺嘧啶特异性探针,用于痕量残留的无标记检测。
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
3
3
3
3
3
3
8
11
12
12
11
13
10
15
12
12
10
9
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