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相关检测项目
1. 血药浓度监测
- 目的:评估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优化疗效并减少毒性风险。
- 适用情况:肾功能/肝功能不全、重症感染、大剂量或长期用药、怀疑药物过量。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 采血时间:
- 峰浓度(用药后1-2小时);
- 谷浓度(下次给药前)。
- 参考范围:
- 治疗浓度:通常6-30 mg/L(根据感染类型调整);
- 毒性阈值:>40 mg/L可能增加神经毒性风险。
2. 代谢产物检测
- 主要代谢物:羟甲基甲硝唑(活性代谢物)、硝基咪唑乙酸(无活性)。
- 检测意义:
- 评估代谢能力(尤其肝功能异常患者);
- 长期用药时监测蓄积风险。
- 方法:尿液或血液样本通过色谱分析检测代谢物浓度。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 常见不良反应:
- 胃肠道:恶心、腹泻;
- 神经系统:头痛、周围神经病变(长期使用);
- 过敏反应:皮疹、罕见Stevens-Johnson综合征;
- 肝毒性:转氨酶升高。
- 相关检测项目:
- 肝功能:ALT/AST、胆红素、ALP;
-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
- 血常规:监测粒细胞减少;
- 神经检查:震动觉测试、肌电图(疑似神经病变)。
4. 耐药性检测
- 适用感染:幽门螺杆菌、阴道滴虫、艰难梭菌等。
- 方法:
-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如E试验、微量肉汤稀释法);
- 分子检测:PCR检测耐药基因(如幽门螺杆菌的rdxA基因突变)。
- 临床意义:指导抗生素选择,避免治疗失败。
5. 药物相互作用监测
- 高风险联用药物:
- 华法林:甲硝唑抑制其代谢→INR升高,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 苯妥英:甲硝唑可能升高其血药浓度→监测苯妥英水平;
- 乙醇: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及停药后3天内禁酒。
- 监测策略:联用前后检测目标药物的浓度或相关指标(如INR)。
6. 特殊人群检测
- 孕妇:甲硝唑可通过胎盘,需权衡利弊(FDA分类B/C);
- 哺乳期:药物分泌至乳汁,建议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 肝功能不全:监测ALT/AST,调整剂量或改用替代药物。
7. 遗传药理学检测(研究阶段)
- CYP450酶多态性:影响甲硝唑代谢效率;
- 未来潜力:个性化用药指导以减少不良反应。
检测流程建议
- 用药前基线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
- 治疗中监测:
- 长期用药者每2-4周复查肝肾功能;
- 出现神经症状时立即停药并评估;
- 疗效评估:结合临床症状与微生物学检查(如培养转阴)。
注意事项
- 样本要求:血清/血浆(血药浓度)、晨尿(代谢物)、无菌标本(耐药性检测);
- 结果解读: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合并用药及个体差异;
- 临床沟通:异常结果应及时与药师或感染科医生讨论调整方案。
上一篇: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检测下一篇:脂肪酶活动度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4
214
189
203
196
204
209
201
207
215
203
199
197
202
195
193
207
198
207
20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