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指数(CRI)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一、CRI基础概念
- 定义:CRI通过比较光源与参考光源下物体颜色的差异,量化光源的显色能力,最高值为100(自然光)。
- 数值范围:Ra(一般显色指数)为前8个色样(R1-R8)的平均值,R9-R15为补充色样,反映特定颜色(如红色、肤色)的显色能力。
二、核心检测项目
-
- 国际标准:遵循CIE 13.3(传统方法)或更新的CIE 224-2017(改进色样和计算)。
- 其他标准:北美TM-30-15(Rf色保真度、Rg色域),适用于LED等现代光源。
-
- 设备:分光辐射度计(测量光谱功率分布,SPD)、积分球(均匀光源)、温控暗室。
- 环境要求:无外界光干扰,温度稳定(通常25℃±1℃)。
-
- 稳定性:预热至稳定状态(如LED需30分钟)。
- 色温匹配:参考光源为同色温的黑体辐射(≤5000K)或日光光谱(>5000K)。
-
- 获取测试光源的SPD数据,覆盖可见光范围(380-780nm)。
-
- 标准色样:CIE 13.3使用15个色样(R1-R15),包括中等饱和度色(R1-R8)、高饱和度色(R9-R12)及典型物体色(R13-R15)。
- 参考光源:根据测试光源色温选择对应的黑体辐射或日光光谱。
-
- 方法:使用CIE 1976 UCS色差公式计算每个色样在测试光源与参考光源下的色差ΔEi。
- 公式:��=100−4.6×Δ��Ri=100−4.6×ΔEi,其中i为色样编号。
-
- 一般显色指数Ra:R1-R8的平均值。
- 特殊显色指数:R9(饱和红)、R13(肤色)、R15(亚洲人肤色)等对特定场景至关重要。
- 报告内容:需列出所有R1-R15值及Ra,全面评估光源性能。
三、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案例1:某LED灯具检测显示Ra=90,但R9=70,表明红色显色不足,不适用于生鲜照明。
- 案例2:博物馆采用Ra>95的光源,确保艺术品颜色真实还原。
四、CRI的局限性与发展
- 局限性:
- 依赖旧色样,对LED等广谱光源评估不足。
- 忽略色域和色饱和度变化(如TM-30的Rg可补充)。
- 未来趋势:结合TM-30的Rf(保真度)和Rg(色域),提供多维评价。
五、检测注意事项
- 设备校准:定期校准分光辐射度计,避免误差。
- 色样更新:关注标准迭代(如CIE 224-2017新增色样)。
- 应用场景匹配:如零售照明需高R9,医疗领域需自然肤色还原(R13-R15)。
六、
上一篇:锁紧装置机械操作检测下一篇:耐电压接触件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4
215
190
203
198
204
210
202
207
217
204
199
204
203
198
195
210
199
209
20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