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检查检测:核心检测项目与实施要点
一、尺寸检查的核心检测项目
1. 基本几何尺寸检测
- 长度/宽度/高度:使用卡尺、千分尺或高度规测量产品的长、宽、高,确保符合图纸公差范围。
- 直径/孔径:针对轴类、孔类零件,采用内径千分尺、塞规或三坐标测量机(CMM)进行检测。
- 角度与弧度:通过角度尺、投影仪或光学测量设备验证斜面、锥度、圆弧等几何特征的准确性。
2. 形状公差检测
- 直线度/平面度:利用光学平晶、激光干涉仪或平板配合千分表检测表面的平整度。
- 圆度/圆柱度:采用专用的圆度仪或三坐标测量机评估旋转体(如轴、孔)的圆形轮廓偏差。
- 线轮廓度/面轮廓度:通过3D扫描仪或轮廓投影仪对比实际轮廓与理论CAD模型的差异。
3. 位置公差检测
- 平行度/垂直度:使用直角尺、指示表或CMM验证基准面与目标面的相对角度关系。
- 同轴度/对称度:针对旋转对称零件(如齿轮、法兰),借助V型块和千分表检测中心偏差。
- 位置度/跳动度:通过综合检具或三坐标测量机验证特征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偏移量。
4. 表面特征检测
- 螺纹参数:使用螺纹规(通止规)、螺纹千分尺检测螺距、中径和牙型角。
- 倒角/圆角尺寸:通过专用量规或影像测量仪验证过渡区域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表面粗糙度:采用粗糙度仪或比对样块评估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特性。
5. 装配相关尺寸检测
- 配合间隙:用塞尺、间隙规检测零件间的装配松紧度(如轴孔配合、齿轮啮合)。
- 累计公差:分析多个关联尺寸叠加后的总误差,避免因叠加效应导致装配失败。
二、尺寸检测的常用方法与工具
-
- 工具:卡尺、千分尺、高度规
- 特点:经济、便捷,适合简单几何特征的抽检。
-
- 工具:激光扫描仪、光学投影仪、3D视觉系统
- 特点:高效、无损,适用于复杂曲面或精密零件。
-
- 工具:三坐标测量机(CMM)、关节臂测量机
- 特点:高精度、可编程,适合批量生产中的全尺寸检测。
三、尺寸检测的实施流程
- 制定检测计划
- 依据设计图纸或国际标准(如ISO 2768、GB/T 1184)确定公差范围。
- 选择检测设备
- 根据精度要求和零件特性匹配工具与方法。
- 执行检测并记录数据
- 使用标准化表格或数字化系统记录实测值。
- 数据分析与反馈
- 通过SPC(统计过程控制)工具分析趋势,优化工艺。
四、注意事项
- 环境控制: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可能影响测量精度,需在恒温实验室进行高精度检测。
- 工具校准:定期对量具进行计量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
- 人员培训:操作人员需掌握标准测量手法,避免人为误差。
五、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5
222
201
209
204
207
219
211
222
223
209
209
213
212
203
201
216
206
213
20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