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噪声电压检测技术指南
一、概述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测试条件标准化
- 环境参数:温度(通常设定为25±5℃)、湿度(<60% RH)、电磁屏蔽环境(避免外部干扰)。
- 设备状态:被测设备(DUT)需在额定供电电压(±5%波动范围内)及典型负载下工作。
- 预热时间:确保设备达到热稳定状态(通常≥30分钟)。
2. 频段划分与噪声谱分析
- 低频噪声(0.1Hz–10kHz):反映电源纹波、器件1/f噪声等。
- 中高频噪声(10kHz–1MHz):与开关电源、时钟信号串扰相关。
- 超高频噪声(>1MHz):关注射频干扰及PCB布局缺陷。
- 检测方法:通过频谱分析仪或带FFT功能的示波器,分段扫描并记录噪声功率谱密度(PSD)。
3. 测试设备与配置
- 低噪声放大器(LNA):用于放大微弱噪声信号(增益≥40dB,自身噪声系数<3dB)。
- 示波器:带宽≥被测信号最高频率的5倍(如检测1MHz噪声需≥5MHz带宽),高分辨率(≥12bit ADC)。
- 频谱分析仪:分辨率带宽(RBW)设置为1/10目标频段跨度,动态范围>70dB。
- 负载模拟器:精准模拟实际负载条件(阻性/容性/感性组合)。
4. 关键测试步骤
- 基线校准:在断电状态下测量系统本底噪声,确保其低于被测噪声20dB以上。
- 信号采集:
- 使用差分探头减少共模干扰。
- 时间窗长度≥1s(低频噪声)或≥10ms(高频噪声),多次采样取平均。
- 数据处理:
- 时域分析:计算RMS噪声电压(公式:����=1�∫0��(�)2��VRMS=T1∫0Tv(t)2dt)。
- 频域分析:识别噪声峰值频率点,对比行业标准(如IEC 61260音频噪声限值)。
- 交叉验证:结合时域和频域结果,排除测量设备引入的假信号。
5. 典型限值参考
应用场景 | 噪声电压限值(RMS) | 标准依据 |
---|---|---|
音频前置放大器 | ≤10μV (20Hz-20kHz) | AES17-2015 |
5V DC电源模块 | ≤50μV (10Hz-1MHz) | MIL-STD-461G |
高速ADC基准源 | ≤3μV (0.1Hz-10kHz) | IEEE 1241-2010 |
三、常见噪声源与优化建议
- 电源耦合噪声:增加LC滤波电路或使用LDO稳压器。
- PCB布局缺陷:缩短高频信号走线,优化接地层设计。
- 器件选型不当:选择低噪声运放(如TI OPA1612,噪声密度1.1nV/√Hz)。
四、报告输出要求
- 测试环境参数、设备型号及校准证书编号。
- 原始数据(时域波形、频谱图)及处理结果。
- 与改进建议(如“高频噪声超标,建议增加磁珠滤波”)。
上一篇:卫星地球站射频单元检测下一篇:相比漏电起痕指数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5
13
15
13
15
12
13
16
13
9
18
11
12
12
13
9
12
9
7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