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外部短路检测项目详解
1. 测试前准备与条件
- 电池状态:
- 荷电状态(SOC):充满电至制造商规定的上限(通常100% SOC)。
- 电池类型:明确电芯(单体)或电池组(带保护电路)的测试对象。
- 环境参数:
- 温度:控制在20℃~30℃范围内,依据标准如GB 31241要求(如20±5℃)。
- 湿度:通常为相对湿度≤75%。
- 设备准备:
- 短路电阻:根据标准设定(如80±20mΩ,参考GB 31241)。
- 数据采集系统:高精度电流/电压传感器、温度记录仪(热电偶或红外热像仪)。
2. 短路实施与参数监控
- 短路连接方式:
- 使用低阻导线直接连接电池正负极,确保接触电阻符合标准。
- 对于电池组,需绕过保护电路(若测试电芯)或包含保护电路(整体测试)。
- 关键监测参数:
- 电流峰值:记录短路瞬间的最大电流值(通常为数十至数百安培)。
- 电压变化:监测短路期间电压降至最低值的曲线(如从4.2V骤降至接近0V)。
- 温度监测点:
- 电池表面(壳体、极耳等)。
- 最高温度限值:如外壳温度≤150℃(GB 31241)。
- 持续时间:持续短路至标准规定时间(如10分钟),或至安全装置动作(如保护板切断电流)。
3. 物理安全现象观察
- 异常现象记录:
- 泄漏或喷射:电解液是否从泄压阀或壳体缝隙渗出。
- 冒烟/起火/爆炸:记录发生时间、持续时长及严重程度。
- 形变与破裂:观察电池是否膨胀、开裂或结构损坏。
- 终止条件:
- 达到预设时间(如10分钟)。
- 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或出现危险现象(立即终止测试)。
4. 测试后评估
- 外观检查:
- 电池是否破裂、漏液或永久性形变。
- 电极、标签等部件是否完好。
- 功能测试:
- 重新充电(若可能),检查容量衰减(如内阻变化、充放电效率)。
- 验证保护电路是否恢复正常(针对电池组)。
- 数据记录与合规性:
- 最大电流、电压曲线、温度峰值等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如IEC 62133)。
- 判定标准:无起火、爆炸,外壳温度未超标即为合格。
5. 标准化流程参考
- 典型标准要求:
- GB 31241:室温下短路10分钟,电阻80mΩ,监测1小时。
- IEC 62133:可能需要高温预处理,但常温测试需明确排除温度变量。
- 重复性与一致性:
- 同一批次至少测试3个样本,确保结果可重复。
- 不同SOC状态测试(如50% SOC,视标准要求)。
结语
上一篇:模拟寿命检测下一篇:球头销总成温度环境耐久性试验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4
215
190
203
198
204
210
202
207
217
204
199
204
203
198
195
210
199
209
20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