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引言
一、检测项目分类及目的
-
- 目的:测定器件在稳态直流电压下的击穿阈值。
- 关键参数:
- 电压爬升速率(通常≤10 V/s,避免瞬态过冲)。
- 电流截止点(以器件规格书定义的击穿电流为判据,如1 mA)。
-
- 目的:评估器件在瞬态高压脉冲下的耐压能力,模拟实际开关场景。
- 关键参数:
- 脉冲宽度(通常为微秒级,依据应用场景选择)。
- 占空比(≤1%以避免温升影响)。
-
- 目的:分析温度对BV_CEO的影响(多数器件BV_CEO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测试条件:
- 温度范围:-55°C(低温)至+150°C(高温),覆盖极端工作环境。
-
- 目的:检测接近击穿电压前的漏电流变化,评估器件绝缘性能。
- 阈值设定:漏电流突增点(如超过额定值的10%)。
-
- 目的:验证多次高压冲击后器件的参数稳定性。
- 方法:循环施加80%-90% BV_CEO电压,记录性能衰减。
二、检测设备与条件
-
- 高精度高压电源(分辨率≤0.1 V)。
- 脉冲发生器(上升时间≤100 ns)。
- 温度控制箱(±1°C精度)。
- 微电流表(pA级灵敏度)。
-
- 无尘、低电磁干扰实验室。
- 接地屏蔽装置,防止静电损伤器件。
三、检测流程与操作要点
-
- 基极开路,集电极-发射极接入测试回路(图1)。
- 串联限流电阻(R_limit = 测试电压 / 最大允许电流)。
-
- 以1 V/s速率增加电压,实时监测电流。
- 当电流达到设定阈值(如1 mA)时,记录此时电压为BV_CEO。
-
- 施加单次或周期性脉冲,脉宽≤10 μs。
- 使用示波器捕捉电压-电流波形,分析击穿点。
-
- 将器件置于温控箱,稳定后运行静态测试。
- 对比常温与极端温度下的BV_CEO偏移值(通常允许±5%偏差)。
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
- 电流检测延迟可能导致过压损坏器件,需选择高速采样设备。
- 避免测试线路寄生电容引起的电压振荡。
-
- 高压测试时使用绝缘操作工具,配置紧急断电开关。
- 穿戴防静电装备,防止ESD损伤敏感器件。
-
- 若BV_CEO显著低于标称值,可能为封装缺陷或材料污染。
- 漏电流随电压非线性增长可能预示早期失效。
五、应用案例
- 需求:BV_CEO需>1200 V,耐受-40°C至+125°C温度波动。
- 检测方案:
- 静态测试(25°C下BV_CEO=1350 V)。
- 高温测试(125°C下BV_CEO=1400 V,符合正温度系数特性)。
- :器件通过认证,适用于高可靠性场景。
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1
24
18
23
20
15
18
17
17
16
25
16
19
14
19
20
18
21
22
2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