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度检测:关键检测项目详解
一、核心检测项目
-
- 定义:衡量液体中悬浮颗粒对光线散射和吸收的强度,数值越高表示越浑浊。
- 方法:
- 浊度计法(国际标准ISO 7027):使用光电传感器测定散射光强度,单位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
- 目视比浊法:与标准浊度液对比,适用于快速筛查(如中国药典规定)。
- 应用:饮用水水质检测、注射液澄清度评估(如USP<791>要求注射剂浊度≤1 NTU)。
-
- 检测内容:可见异物(如纤维、玻璃屑)及不可见微小颗粒。
- 方法:
- 显微镜计数法:通过显微成像统计颗粒数量和大小(如≥25 μm的颗粒)。
- 激光粒度分析:动态光散射(DLS)技术测定颗粒分布。
- 膜过滤称重法:过滤后称量截留颗粒质量(适用于高纯度化学品)。
- 标准:ISO 4406(液压油洁净度等级)、药品GMP中的微粒控制(如注射液需符合《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查)。
-
- 目视检查:在标准光源箱(如D65光源)下观察样品颜色及透光性。
- 色度计检测:测定样品的色度值(如铂钴色度单位),区分由溶解性物质引起的变色。
- 应用:食用油澄清度分级、葡萄酒透光率检测。
-
- 离心法:高速离心后测量沉淀体积占比(例如果汁沉淀率检测)。
- 重量分析法:烘干离心沉淀物并称重,量化杂质含量。
-
- 加速试验:通过温度循环(如-20℃至40℃交替)或长期静置观察分层、浑浊情况。
- 动态光散射(DLS):评估胶体分散体系的长期稳定性。
二、行业应用与标准
-
- 注射剂:需符合《中国药典》澄清度检查法(浊度仪法+目视法),检测可见异物及不溶性微粒。
- 口服液:执行企业内控标准,通常要求透光率≥95%(分光光度法检测)。
-
- 果汁/酒类:透光率(λ=660 nm)检测,如橙汁透光率需≤5 NTU。
- 食用油:罗维朋比色法测定色泽,结合沉淀物含量分级。
-
- 润滑油:ISO 4406标准划分颗粒污染等级(如18/16/13表示不同粒径颗粒数)。
- 电子化学品:SEMI标准要求超纯液体颗粒粒径≤0.1 μm,需通过0.2 μm膜过滤。
三、检测技术进展
- 自动化检测:AI图像识别技术用于快速筛查可见异物(如制药行业自动灯检机)。
- 在线监测:实时浊度传感器应用于水处理厂,动态调控过滤系统。
- 纳米颗粒分析:动态光散射仪(DLS)检测亚微米级颗粒(0.3 nm~10 μm)。
四、挑战与注意事项
- 样品处理:避免振动或长时间暴露导致颗粒沉降或污染。
- 方法选择:高黏度样品(如糖浆)需稀释或选用专用适配器。
- 标准统一性:不同行业标准差异大,需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检测方案。
五、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58
48
54
42
43
47
29
36
27
26
28
25
27
31
25
21
25
20
22
2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