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兔热原试验(Rabbit Pyrogen Test, RPT)
- 实验动物要求:选用体温稳定、体重大于1.5kg的健康家兔,实验前需标准化饲养。
- 温度监测:注射后3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对比基线值。
- 结果判定:若单只家兔体温升高≥0.5℃,或三只总和≥1.3℃,则判定为阳性。 优点:可检测多种热原(包括内毒素和非内毒素)。 缺点:动物伦理争议大,操作复杂,成本高。
2. 细菌内毒素试验(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BET/LAL试验)
- 适用性:仅针对革兰阴性菌内毒素,需验证方法灵敏度(如0.03–5.0 EU/mL)。
- 样品处理:需消除干扰因素(如pH、离子强度),必要时稀释或调节pH。
- 限值设定:根据药典规定,如注射用水内毒素限值≤0.25 EU/mL。 优点:快速(1小时)、灵敏、可定量,替代家兔法趋势明显。 缺点:无法检测非内毒素热原。
3. 单核细胞激活试验(Monocyte Activation Test, MAT)
- 体外替代方法:符合3R原则(减少、优化、替代动物实验)。
- 灵敏度与特异性:可检测内毒素及非内毒素热原(如病毒组分)。
- 标准化挑战:需建立细胞活力、内毒素阳性对照和干扰验证体系。 优点:无需动物,适用于复杂生物制品(如疫苗、基因治疗产品)。 缺点: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尚在逐步推广中。
- 药品领域
- 注射剂(如抗生素、输液):强制要求热原检测(优先采用BET)。
- 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需结合MAT以排除非内毒素热原。
- 医疗器械
- 植入物(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导管:需通过浸提液进行LAL或RPT检测。
- 一次性输液器具:内毒素限值需符合ISO 10993-1标准。
- 生物材料与药品包装
- 药用辅料(如明胶、脂质体):需验证生产过程中热原控制。
- 样品处理:避免高温破坏内毒素,强酸/碱样品需中和。
- 方法选择:
- 优先选择BET(药典推荐),若样品含非内毒素热原则需采用RPT或MAT。
- 合规性要求:遵循《中国药典》、USP、EP及ISO 10993-12标准。
- 常见争议问题:
- 假阳性/假阴性:需排查操作误差(如试管污染或抑制剂干扰)。
- 替代方法验证:需进行方法学确认(专属性、精密度、线性)。
- 动物试验替代:MAT等体外方法逐步取代家兔法。
- 高灵敏检测技术:自动化微流控芯片、CRISPR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开发。
- 标准化与国际化:药典方法协调(如ICH Q4B)。
上一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检测下一篇:可消化性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80
234
209
219
216
222
231
226
234
233
221
221
224
222
214
212
228
213
228
2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