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荷载强度检测的基本原理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 测试对象与试样制备
- 适用材料:岩石、混凝土、陶瓷等脆性材料,尤其适合不规则试样的快速测试。
- 试样规格:
- 规则试样:圆柱体(直径30
50mm,长径比11.5)或方块体(边长50mm立方体)。 - 不规则试样:最小尺寸≥30mm,长径比0.3~1.0。
- 规则试样:圆柱体(直径30
- 制备要求:试样两端需平整,避免明显裂隙或缺陷,含水率需记录并根据标准调整。
2. 仪器设备校准
- 荷载系统:液压或机械加载装置,量程需覆盖预期破坏荷载(通常10~100kN),精度±1%。
- 位移传感器:测量加载点间距变化,分辨率≤0.01mm。
-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荷载-位移曲线,采样频率≥10Hz。
3. 试验步骤
- 试样安装:将试样置于加载锥头之间,确保接触点位于试样中心线。
- 加载速率:控制加载速度使试样在10~60秒内破坏,避免冲击荷载。
- 破坏判定:记录峰值荷载及破坏模式(劈裂、压碎或剪切)。
4.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等效直径计算:不规则试样需通过加载点间距与试样最小宽度计算 ��De。
- 强度修正:根据试样尺寸、含水状态修正Is值,参考标准如ASTM D5731或ISRM建议方法。
- 离散数据处理:剔除异常值(偏差>15%时需复测),取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5. 检测结果应用
- 强度分级:依据Is值划分岩石硬度等级(如极硬岩Is>10MPa,软岩Is<1MPa)。
- 工程参数推算:结合经验公式估算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地基承载力。
三、检测注意事项与误差控制
- 试样代表性:同一岩层需取≥5组试样,避免因各向异性导致数据偏差。
- 环境干扰:现场检测需规避振动、温度骤变对荷载传感器的影响。
- 操作规范:加载锥头需定期维护,防止磨损导致接触面积误差。
四、典型应用场景
- 岩体工程:快速评估隧道围岩稳定性、边坡岩体强度。
- 地质勘探:钻孔岩芯的强度分级,指导钻探方案优化。
- 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预制件或石材的强度抽检。
五、
- ISRM (1985), Suggeste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oint Load Strength.
- ASTM D5731 (201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Point Load Strength Index of Rock.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抗剪强度检测下一篇:重碳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15
14
12
14
12
12
12
11
12
10
9
15
11
7
9
9
10
14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