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冷菌、需氧芽孢及嗜热需氧芽孢数检测项目详解
一、检测项目的意义
-
- 定义: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可在0-30℃存活的微生物,常见于冷藏食品(如乳制品、肉类、水产品)。
- 检测意义:监控冷藏产品腐败风险,评估冷链运输及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
- 定义:能形成耐热芽孢的需氧细菌(如芽孢杆菌属 Bacillus),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及食品原料中。
- 检测意义:评估食品加工中灭菌工艺的有效性(如巴氏杀菌),避免芽孢萌发导致腐败或毒素产生。
-
- 定义:最适生长温度45-65℃,可形成芽孢的需氧菌(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 检测意义:监测罐头、奶粉等高温加工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验证灭菌工艺(如UHT)的可靠性。
二、检测方法及操作流程
1. 嗜冷菌检测(参考GB 4789.2)
- 样品处理:无菌取样品25g(mL)加入225mL无菌生理盐水,均质后梯度稀释。
- 培养条件:
- 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PCA)。
- 温度与时间:20-22℃培养5-7天(或7-10天延长培养)。
- 结果计算:统计菌落数,报告为CFU/g(mL)。
2. 需氧芽孢菌检测(参考GB 4789.28)
- 关键步骤:
- 热处理:将样品稀释液于80℃水浴10分钟,灭活非芽孢菌。
- 培养基:营养琼脂或大豆酪蛋白消化培养基(TSA)。
- 培养条件:30-37℃需氧培养48-72小时。
- 计数规则:仅计数形成干燥、不透明菌落,显微镜观察确认芽孢结构。
3. 嗜热需氧芽孢菌检测(参考ISO 21871)
- 样品前处理:同需氧芽孢菌,但热处理温度需提高至100℃维持30分钟。
- 培养基选择:胰酪胨大豆琼脂(TSA)或专用嗜热菌培养基。
- 培养条件:55-60℃需氧培养48小时,延长至5天观察耐热芽孢菌生长。
三、检测应用场景
- 食品行业
- 乳制品:检测嗜冷菌评估巴氏奶货架期。
- 罐头食品:通过嗜热芽孢计数验证商业灭菌效果。
- 制药行业
- 注射剂:需氧芽孢检测确保无菌工艺合规性。
- 环境监测
- 生产设备表面:定期监控芽孢污染,预防交叉污染。
四、注意事项
- 样品代表性:需多点取样,避免因微生物分布不均导致误差。
- 热处理控制:精确调节温度和时间,避免芽孢损伤或营养细胞残留。
- 确认实验:对可疑菌落需进行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或分子生物学鉴定(如16S rRNA测序)。
- 质控要求:每批次检测需包含阴性对照(空白培养基)和阳性对照菌株(如枯草芽孢杆菌)。
五、结果分析与报告
- 合格标准:依据产品类型参考相关国标(如GB 7101-2022《饮料》规定需氧芽孢菌≤100 CFU/mL)。
- 超标处理:分析污染来源(如原料、设备清洁度),优化加工工艺或加强灭菌参数。
六、总结
- GB 4789.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 ISO 21871:2006 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 嗜热需氧芽孢菌计数
-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实操指南》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16
17
14
15
15
15
17
12
12
15
13
21
15
9
14
17
15
15
1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