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水泵检测: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煤炭开采与运输系统中,煤水泵作为输送煤水混合物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井排水效率、能源消耗及安全生产。由于煤矿作业环境的特殊性,煤水泵长期面临高腐蚀性介质、固体颗粒磨损及复杂工况的挑战。定期开展煤水泵检测不仅能预防设备突发故障,还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根据GB/T 2816-2022《矿井用离心泵技术条件》及AQ 1012-2020《煤矿用排水泵安全技术要求》,系统化的检测需覆盖性能参数、机械结构、材质状态等12个关键维度。
1. 性能参数检测
通过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和功率分析仪,实测泵的流量-扬程曲线、效率曲线及轴功率数据,对比设计值判定性能衰减程度。重点检查额定工况下效率是否低于标准值的85%,扬程波动是否超过±5%。
2. 机械结构完整性检测
采用工业内窥镜检查泵体内部流道磨损,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电机与泵轴的同轴度(偏差应≤0.05mm)。对叶轮进行动平衡测试,残余不平衡量需控制在G6.3等级以内,同时测量轴承游隙是否超过制造商允许值的1.5倍。
3. 材质状态评估
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泵壳、叶轮等部位壁厚,局部减薄量超过原始厚度30%需强制更换。通过磁粉探伤检测焊缝裂纹,采用硬度计测试过流部件表面硬度(应≥HB250),硬度下降20%以上表明材料已发生严重疲劳。
4. 密封系统检测
机械密封泄漏量检测需控制在3mL/h以内,填料密封压盖温度不得超过65℃。使用氦质谱检漏仪检测泵体静密封点,泄漏率应≤1×10⁻⁶ Pa·m³/s。对轴封冷却水系统进行流量及压力测试,确保其满足MT/T 671-2019标准要求。
5. 振动与噪声检测
依据ISO 10816标准,在轴承座三个方向测量振动速度有效值,4级电机对应阈值应≤4.5mm/s。使用声级计在距泵体1m处检测噪声,A声级不得超过85dB。频谱分析需关注叶轮通过频率(Z×n/60)及2倍频处的异常峰值。
6. 电气安全检测
测量电机绝缘电阻(≥50MΩ)、接地电阻(≤4Ω),并进行1500V/1min耐压试验。使用热像仪扫描接线端子温升,与环境温差超过40K时需排查接触不良问题。同时验证过载保护装置的响应时间与设定值准确性。
检测后的维护建议
完成检测后需出具包含剩余寿命评估的专项报告,对效率下降超过15%的泵建议进行水力部件修复,出现结构性裂纹的泵体应立即停用。建立检测数据趋势分析模型,推荐每6000运行小时或年度进行预防性检测,暴雨季节前需增加防汛专项检测频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