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分体双回路太阳能热水系统试验方法检测项目详解
一、热性能测试
-
- 方法:在标准日照条件(≥17MJ/m²)、环境温度(20±5℃)下,测试系统连续运行24小时的得热量。
- 设备:太阳辐射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热量表。
- 标准:得热量应≥7.5MJ/m²(集热面积)或满足厂家标称值的90%以上。
-
- 方法:记录系统从初始水温(20℃)升至设定温度(如55℃)所需时间。
- 设备:温度记录仪。
- 标准:夏季晴天条件下,升温时间≤4小时(视集热面积与水箱容积比调整)。
-
- 方法:关闭集热循环,测试水箱在24小时内的自然温降。
- 设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 标准:温降≤15℃(环境温差≤15℃时)。
二、安全性测试
-
- 方法:对集热器、管路、水箱施加1.5倍额定工作压力的水压(如0.9MPa),保压10分钟。
- 标准:无渗漏、变形或破裂。
-
- 绝缘电阻:≥10MΩ(500V兆欧表测试)。
- 接地保护:接地电阻≤0.1Ω。
- 漏电保护:模拟漏电电流30mA时,保护装置动作时间≤0.1秒。
-
- 方法:在-20℃环境下静置24小时,测试循环工质流动性及管路完整性。
- 标准:工质冰点需低于当地极端低温10℃以上,系统无冻裂。
三、循环性能测试
-
- 方法:测试循环泵启停温差(通常为5~8℃)下的循环流量与集热效率匹配性。
- 设备:流量计、温差控制器。
- 标准:流量与集热器面积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0.02~0.04L/(s·m²))。
-
- 方法:断开循环泵电源,验证仅靠热虹吸效应能否维持循环。
- 标准:在垂直高度差≥0.3m的条件下,系统可正常循环。
四、水质与卫生安全
-
- 方法:采集热水样品,检测重金属(铅、镉)、细菌总数等。
- 标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
- 方法:在硬水条件(钙硬度≥300mg/L)下运行30天,拆解检查换热器结垢情况。
- 标准:结垢厚度≤0.1mm。
五、结构检查
-
- 方法:对管路、接口进行气密性测试(氮气加压至1.25倍工作压力)。
- 标准:压力降≤3%且无泄漏。
-
- 方法:红外热成像仪检测水箱与管路表面温度差。
- 标准:环境温差≥40℃时,表面温升≤5℃。
六、耐候性测试
-
- 方法:在-30℃~+80℃环境中循环100次,每次保持2小时。
- 标准:系统无开裂、变形或功能性失效。
-
- 方法:模拟10年日照强度的紫外辐照(QUV试验机,波长340nm,辐照量0.89W/m²)。
- 标准:集热器外罩材料透光率下降≤5%,无脆化。
七、控制系统验证
-
- 方法:设定目标温度±2℃,测试实际水温波动范围。
- 标准:波动≤±3℃。
-
- 方法:模拟水箱温度达到80℃时,系统是否启动遮阳或排空保护。
- 标准:触发时间≤10分钟。
八、环境适应性
-
- 方法:模拟12级风力(≥32.7m/s)持续1小时。
- 标准:集热器支架无松动,玻璃无破损。
-
- 方法:按当地抗震设防烈度(如8度)模拟地震波。
- 标准:支架与固定装置无断裂,管路连接处无泄漏。
九、能效评价
- 太阳能保证率(SF)
- 方法:计算全年太阳能供热量占总热水需求量的比例。
- 标准:SF≥50%(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或≥60%(南方高辐照地区)。
十、附录:关键检测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 | 用途 |
---|---|
太阳辐射模拟器 | 模拟标准日照条件 |
恒温恒湿试验箱 | 高低温循环测试 |
红外热像仪 | 检测保温层与管路热损 |
水质分析仪 | 检测重金属与微生物含量 |
压力脉冲试验机 | 模拟长期承压疲劳 |
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喷雾消毒器检测下一篇:中药材、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药用辅料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5
18
17
19
18
16
20
24
14
13
14
19
19
22
20
22
21
29
18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