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点解析
一、检测项目分类与核心内容
1. 外观与结构完整性检测
- 检查内容:传感器外壳是否变形、腐蚀,电缆接头是否密封完好,浮子式水位计的滑轮、绳索有无磨损。
- 技术标准:参照《水文仪器现场校准规范》(SL/T 150-2019)中关于设备外观无破损、标识清晰的要求。
- 常见问题:电缆护套开裂易导致渗水,需及时更换。
2. 零点漂移与精度校准
- 检测方法:
- 零点校准:在静止水位环境下(如实验室水箱),调整设备输出信号至基准零点。
- 线性度测试:使用可调水压装置模拟水位变化(如0-10m梯度加压),对比水位计读数与标准压力表的误差。
- 允许误差:根据《地下水监测规范》(DZ/T 0307-2017),一类监测点允许误差≤±0.5% FS(满量程)。
- 案例:某压力式水位计在5m量程内偏差达1.2%,需重新标定或更换传感器。
3. 密封性与抗压性能测试
- 压力式水位计检测:
- 将传感器置于1.2倍额定压力(如10m水深对应12m水压)下保持2小时,观察是否渗漏。
- 检测信号输出稳定性,排除压力膜片破裂风险。
- 浮子式水位计:检查井管密封性,防止雨水倒灌干扰数据。
4. 环境适应性验证
- 温度影响:在-20℃~+60℃温箱中测试,输出波动应<0.1% FS/℃。
- 抗腐蚀性:沿海或盐碱地区需采用钛合金外壳,定期检查电极腐蚀情况。
- 案例:某超声波水位计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信号衰减,加装遮阳罩后恢复正常。
5. 数据传输与电源稳定性
- 有线传输:测量电缆电阻(正常值<50Ω/km),排查断线或短路。
- 无线传输(4G/LoRa):模拟信号屏蔽环境,测试数据补传机制是否有效。
- 电源测试:太阳能供电系统需确保阴雨天气下续航≥30天。
二、进阶检测技术应用
三、检测周期与质量控制
- 常规检测:汛期前、后各1次,重点检查密封性和精度。
- 应急检测:地震、强降雨后立即核查数据异常点。
- 质量控制:建立设备档案,记录每次检测参数,绘制误差变化曲线。
四、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明渠实流法流量现场比对检测下一篇:多普勒流速仪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5
14
13
12
18
19
19
16
26
29
21
22
18
23
18
20
25
28
22
2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