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非医用平面口罩检测项目详解
一、基础物理性能检测
-
- 目的:确保口罩无破损、污渍,鼻夹、耳带等部件完整。
- 方法:目视检查,模拟佩戴测试贴合度。
- 标准:表面平整,无线头、异物;耳带弹性适中,无断裂。
-
- 要求:口罩尺寸(长×宽)需标注,覆盖口鼻;与面部贴合无缝隙。
- 测试:使用人脸模型模拟佩戴,评估边缘泄漏率。
二、过滤性能检测
-
- 核心指标:非医用口罩通常要求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 ≥90%(对应GB/T 32610标准)。
- 方法:采用氯化钠气溶胶模拟PM2.5,通过激光粒子计数器测定过滤前后浓度差值。
- 分级:部分标准按过滤效率分为Ⅰ级(≥99%)、Ⅱ级(≥95%)、Ⅲ级(≥90%)。
-
- 适用场景:部分宣称具有抗菌功能的口罩需测试。
- 方法: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检测滤材对细菌的阻隔率,通常要求≥95%。
三、呼吸阻力测试
- 吸气阻力与呼气阻力
- 重要性:阻力过高会导致呼吸不适,影响佩戴时长。
- 限值:GB/T 32610规定吸气阻力≤175 Pa,呼气阻力≤145 Pa(流量85 L/min条件下)。
- 设备:差压传感器配合人工肺模拟呼吸气流。
四、防护效果
- 综合指标:模拟真实环境,测试口罩对颗粒物的整体阻隔能力。
- 标准:GB/T 32610根据防护效果分级(A级:≥90%;B级:≥85%;C级:≥75%;D级:≥65%)。
- 测试条件:在30 L/min流量下,混合不同粒径颗粒物(0.3μm、2.5μm等),计算防护效率。
五、化学安全性检测
-
- 限值:≤20 mg/kg(GB/T 32610)。
- 方法:水萃取法结合分光光度计测定。
-
- 要求:禁用24种可分解致癌染料(参照GB 18401-2010纺织品标准)。
- 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 范围:口罩材料pH值应在4.0~8.5之间,避免皮肤刺激。
六、微生物指标
- 检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CFU/g)、真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限值: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g,其他致病菌不得检出(参照GB 15979-2002卫生标准)。
七、耐用性测试
- 耳带拉力测试
- 方法:施加10N拉力持续10秒,耳带不断裂、无滑脱。
- 温湿度预处理
- 条件:70℃±3℃高温或-30℃±3℃低温处理24小时后,测试过滤效率与阻力变化。
八、常见不合格项分析
- 过滤效率不达标:原材料质量差或生产工艺缺陷。
- 呼吸阻力过高:滤材致密但透气性差。
- 化学物质超标:印染或消毒环节控制不当。
九、检测流程概述
- 取样:按批次随机抽取至少20个样品,分初检与备样。
- 预处理:恒温恒湿环境(25℃±5℃,湿度50%±25%)平衡24小时。
- 分项测试:按优先级完成过滤、呼吸阻力等关键项目。
- 结果判定:单项不合格即判定批次不合格。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9
19
17
21
26
26
21
31
26
24
26
28
19
27
32
32
22
26
28
3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