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检测:守护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防线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风系统作为维持室内空气流通的核心设施,承担着调节温湿度、排除污染物、保障人员健康的重要职能。随着《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标准的更新,通风系统检测已从传统设备检查升级为涵盖空气质量、能耗效率、安全性能的综合性评估。定期专业检测不仅能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还可降低15-30%的能源浪费,尤其在医院、实验室、写字楼等场所,系统检测已成为法定年检项目。
一、风量与风速检测
使用风速仪测量各出风口风量,比对设计参数验证系统输送效率。重点检测主风管变径处、弯头部位的风速均匀性,发现流速差异超过20%的区域需排查管道积尘或结构变形问题。医院手术室等特殊场所应确保换气次数≥12次/小时,并验证气流组织是否符合单向流设计要求。
二、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
采用PM2.5检测仪、VOC传感器等设备,对可吸入颗粒物、甲醛、二氧化碳等12项指标进行采样分析。餐饮场所需额外检测油烟浓度(应≤1.0mg/m³),实验室重点监控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时应模拟满负荷运行状态,并在不同高度设置监测点以评估污染物分层情况。
三、设备性能检测
对风机进行振动值(应≤4.5mm/s)、轴承温度(应≤80℃)等运行参数检测,使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电机绕组异常发热。过滤器需进行压差测试(初效≤50Pa,高效≤250Pa),配合粒子计数器验证过滤效率。同时检测新风阀开度与控制系统联动的精确度,误差超过5%需重新校准。
四、系统气密性检测
通过压力衰减法测试管道漏风率,国标要求低压系统≤6%、中压系统≤3%、高压系统≤1.5%。使用烟雾示踪法定位漏风点,重点检查法兰连接处、软接部位。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特殊场所,需进行-30Pa负压保持测试,10分钟压降不超过10%为合格。
五、能效与噪音检测
运用功率分析仪测算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0.27W/(m³/h)),同步检测送回风温差评估热回收效率。噪音检测需在距出风口1米处多点测量,白天时段室内噪声应≤45dB(A),夜间≤35dB(A)。发现异常噪音需排查风机叶轮动平衡或消声器失效问题。
六、防火与应急功能检测
测试防火阀70℃自动关闭功能与信号反馈响应时间(应≤60秒),模拟火灾报警验证排烟系统启动速度。防排烟系统需在30秒内达到设计风量的90%,加压送风系统应确保楼梯间与前室压差40-50Pa。所有测试结果需形成可视化数据报告,作为系统维保的重要依据。
通过上述系统性检测,可建立包含12大类38项参数的通风系统健康档案。建议每季度进行常规检测,医院及高风险场所应缩短至每月检测,并在系统改造、疫情暴发等特殊时期启动应急检测程序,切实筑牢室内环境的空气安全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