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二氧化碳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液体二氧化碳作为工业气体、食品添加剂和医疗制冷剂的重要原料,其纯度与杂质含量直接关系到应用安全性和使用效果。根据GB/T 23938-2020《高纯二氧化碳》和GB 1886.2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碳》等规范要求,完整的液体二氧化碳检测体系需涵盖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等多个维度,重点检测项目包括纯度分析、水分含量、油分含量、硫化物、烃类物质等关键指标。检测过程需采用气相色谱仪、露点仪、红外光谱仪等专业设备,并结合化学滴定法进行综合判定。
核心检测项目解析
1. 纯度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FID)测定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要求工业级≥99.5%、食品级≥99.9%。同步检测氧气、氮气等残留气体,通过热导检测器(TCD)进行定量分析。
2. 水分检测:应用露点仪测定水分含量,工业级要求≤300ppm(v/v),食品级需控制≤20ppm。关键设备需配备高精度冷镜式传感器,检测灵敏度达±2℃露点。
3. 油分检测:使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矿物油含量,食品级标准要求≤5mg/kg。检测过程包括样品汽化、油雾捕集和定量分析三个阶段,配备硅胶吸附管进行富集处理。
特殊杂质检测
4. 硫化物检测:通过紫外荧光法检测总硫含量,工业级限制≤1ppm,食品级要求≤0.1ppm。检测系统需配置高温裂解装置,确保有机硫完全转化为SO2。
5. 烃类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C1-C5烃类物质总量,食品级标准要求≤50ppm(v/v)。检测过程需建立标准物质校正曲线,确保定量准确性。
微生物及感官检测
6. 微生物指标:针对食品级产品,需进行酵母菌、霉菌及大肠菌群检测,采用膜过滤法培养计数,要求菌落总数≤100CFU/m³。
7. 感官检测:通过专业嗅辨员进行气味评定,合格产品应无异味残留。同时观察液态二氧化碳的气化状态,确保无可见悬浮物和沉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