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试剂盒的通用检测要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特性,已成为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试剂盒作为LC-MS分析的核心耗材,其性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行业标准及法规要求,试剂盒需通过一系列通用检测项目验证其适用性,确保其满足实验需求。
1.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1 线性范围与校准曲线
试剂盒需提供标准品的线性范围验证,通常要求相关系数(R²)≥0.99,线性范围内浓度梯度覆盖目标分析物的预期检测区间。校准曲线需通过至少5个浓度点进行验证,并明确最低定量限(LOQ)和检测限(LOD)。
1.2 准确度与精密度
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评估准确度,回收率一般需控制在80%-120%范围内;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要求≤15%(LOQ附近可放宽至20%)。需提供低、中、高浓度水平的验证数据。
1.3 灵敏度与特异性
质谱参数需明确离子对(母离子/子离子)、碰撞能量等条件,确保目标物与基质干扰的有效分离。试剂盒应避免交叉反应,针对结构类似物需提供特异性验证报告。
2. 稳定性与基质效应验证
2.1 稳定性测试
包括试剂盒开封前长期稳定性(如2-8℃保存期)、开封后短期稳定性(室温下有效时间)及冻融稳定性(通常需耐受≥3次循环)。需提供实时稳定性或加速老化实验数据。
2.2 基质效应评估
通过比对溶剂标样与基质加标样品的响应信号差异,计算基质因子(MF)。对于内标法试剂盒,基质效应应控制在70%-130%范围内,并通过同位素内标校正降低影响。
3. 质量控制与规范性要求
试剂盒需包含质控品(QC样本),明确质控规则及接受标准。配套文件应详细说明储存条件、使用步骤、干扰物清单及失效判定标准。生产批次间一致性需通过色谱保留时间、质谱响应值等参数验证,RSD需≤10%。
此外,试剂盒需符合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提供可追溯的校准品证书。对于临床诊断用途,还需满足《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特定检测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