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二甲苯检测项目概述
间二甲苯(m-Xylene)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树脂、农药等行业。其挥发性强且具有毒性,长期暴露可能对神经系统、肝肾造成损害,因此环境、职业健康及工业过程控制中均需开展精准检测。根据《GBZ/T 30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和《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规范要求,间二甲苯检测需涵盖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工业排放及作业场所浓度监测等多个维度,通过气相色谱法(GC)、气质联用(GC-MS)等技术手段实现痕量分析。
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1. 环境介质检测:
- 大气环境:固定污染源废气、环境空气中间二甲苯浓度监测,检测限低至0.01mg/m³
- 水质检测:工业废水、地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专项分析,满足HJ 639标准要求
- 土壤检测:结合热脱附预处理技术,检测土壤中残留污染物
2. 职业卫生检测:
- 工作场所空气:采用活性炭管吸附采样,热解吸-GC/MS联用分析
- 个体暴露监测:使用被动式采样器评估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3. 工业过程控制:
- 原料纯度检测:化工生产中间二甲苯含量测定(纯度≥99.5%)
- 产品残留分析:涂料、胶黏剂等成品溶剂残留量检测
关键技术方法详解
现行主流检测体系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
• 气相色谱法(GB/T 14677): 样品经Tenax吸附管富集后,通过热脱附装置(280℃)完全解吸,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FID检测器定量分析,保留时间定性,检测下限可达0.02μg/m³。
• 气质联用法(HJ 644): 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特征离子m/z 91、106、105作为定性依据,内标法校准曲线R²>0.999,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检测。
质量保证关键点
1. 采样环节:空气采样需控制流速0.5L/min,确保吸附管穿透体积>10L;水质样品需添加1%盐酸羟胺抑制降解
2. 仪器校准:每周进行三点校准,响应因子RSD≤15%
3. 干扰消除: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需通过色谱柱选择性和质谱特征离子区分
4. 质控措施:每批次样品需包含现场空白、运输空白及加标平行样,回收率控制在80-120%
标准限值参照体系
• 工作场所PC-TWA:50mg/m³(GBZ 2.1)
• 大气污染物排放:60mg/m³(GB 16297)
• 地表水环境质量:0.5mg/L(GB 3838 Ⅲ类水标准)
• 欧盟REACH法规:物品中间二甲苯残留量<1000p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