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猪油*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食用猪油检测项目与技术要点解析
食用猪油作为传统食用油的重要品类,广泛应用于烹饪、糕点制作和食品加工领域。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猪油品质检测成为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根据《GB 1014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要求,猪油检测需涵盖原料来源、加工工艺、储存条件等多个维度,重点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指标、污染物残留、微生物指标及非法添加物筛查等,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一、基础理化指标检测
1. 酸价测定:反映油脂酸败程度的关键指标,通过滴定法检测游离脂肪酸含量,国标限值≤2.5 mg KOH/g
2. 过氧化值检测:评估油脂氧化程度,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合格标准≤0.25 g/100g
3. 水分及挥发物:采用105℃恒重法检测,控制值≤0.20%
4. 丙二醛测定:通过TBA分光光度法检测油脂二次氧化产物,限值≤0.5 mg/kg
二、污染物残留检测
1. 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0.2 mg/kg)、砷(≤0.1 mg/kg)、汞(≤0.05 mg/kg)
2. 苯并[a]芘:通过HPLC检测高温熬制可能产生的多环芳烃,限值≤10 μg/kg
3. 农药残留:筛查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常用兽药残留
4. 抗氧化剂检测:监测BHA、BHT等添加剂是否符合GB 2760标准
三、微生物安全检测
1. 菌落总数测定:评估生产卫生状况,限值≤5×10⁴ CFU/g
2. 大肠菌群检测:采用MPN法监控肠道致病菌污染
3. 沙门氏菌筛查:执行GB 4789.4标准确保阴性
4. 霉菌毒素检测:重点监测黄曲霉毒素B1(≤10 μg/kg)
四、真伪鉴别项目
1. 脂肪酸组成分析:通过GC检测C14:0-C18:3比例鉴别掺假
2. 胆固醇含量检测:采用HPLC法确认动物油特征指标
3. 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建立特征峰数据库识别地沟油
4. 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区分植物油脂非法添加
五、质量评价附加指标
1. 色泽测定:罗维朋比色法评估精炼程度
2. 熔点检测:控制范围36-42℃保证使用性能
3. 烟点测试:采用标准方法测定热稳定性
4. 气味滋味评定:专业感官评价团队进行分级
现代检测技术已形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等精准检测体系。生产企业应建立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检测制度,重点关注熬制温度控制(建议≤120℃)、抗氧化剂添加时机、包装材料阻氧性等关键控制点,同时定期送检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型式检验,确保食用猪油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