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钠检测的临床意义
钾、钠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电解质成分,在维持细胞渗透压、神经肌肉兴奋性以及酸碱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血清钾正常范围为3.5-5.5mmol/L,钠为135-145mmol/L。临床上约60%的急诊电解质紊乱病例涉及钾钠异常,其检测已成为急慢性疾病诊疗的常规项目。尤其在心血管疾病、肾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创伤患者中,动态监测钾钠水平对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与技术标准
现代医学实验室主要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快速(3分钟出结果)、样本量少(仅需0.2ml血清)和准确性高(CV值<2%)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
- 血钾检测需严格避免溶血(红细胞内钾浓度是血清的20倍)
- 钠检测需排除高脂血症引起的假性低钠(可通过直接电位法校正)
- 床旁快速检测(POCT)与中心实验室结果差异应控制在±5%以内
异常结果的病理机制
高钾血症(>5.5mmol/L)常见于:
- 肾功能衰竭(占临床病例的75%)
- 药物因素(ACEI类、保钾利尿剂)
- 细胞崩解综合征
- 真性低钠(心衰、肝硬化)
- 假性低钠(高血糖、多发性骨髓瘤)
- ADH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临床决策与处理原则
危急值处理流程:
指标 | 危急值 | 优先处理措施 |
---|---|---|
血钾 | >6.5mmol/L | 10%葡萄糖酸钙静推+胰岛素葡萄糖疗法 |
血钠 | <120mmol/L | 3%氯化钠缓慢纠正(每小时升幅≤0.5mmol/L) |
上一篇:氮氧化物检测下一篇:有机质烃类(原油)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8
15
16
16
15
16
17
17
17
16
15
15
17
15
16
15
15
18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