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检测
发布时间:2025-08-04 22:24:44- 点击数: - 关键词: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有机肥料检测核心内容
有机肥料的质量评估与安全使用,依赖于科学、客观、全面的检测分析。核心检测项目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18877、NY/T 525等),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一、 物理性质指标
- 外观与气味: 观察肥料形态(粉状、颗粒状、块状等)、颜色、均一性以及是否存在霉变、结块、明显杂质等。正常有机肥应具有发酵腐熟的特征气味,无异味(如恶臭)。
- 水分(含水率): 反映肥料的干物质含量和储存稳定性。水分过高易导致肥料霉变、养分损失和施用不便;过低则可能影响微生物活性(如生物有机肥)。标准方法为烘箱法(105±2℃)。
- pH值: 衡量肥料酸碱度。不同原料和工艺导致pH值差异,影响土壤微环境和作物吸收。检测通常在特定水土比下使用pH计进行。
二、 化学性质指标
- 有机质含量: 有机肥料的核心价值指标,指肥料中含碳有机物的总量(扣除灰分)。高有机质含量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的基础。常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
- 总养分(N+P₂O₅+K₂O): 指肥料中可提供的主要植物营养元素氮(N)、磷(P₂O₅)、钾(K₂O)的总和。
- 总氮(TN): 采用凯氏定氮法或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包含有机氮和无机氮。
- 总磷(TP,以P₂O₅计): 通常采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或钼锑抗分光光度法(需经酸消解)。
- 总钾(TK,以K₂O计): 通常采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经酸消解)。
- 碳氮比(C/N): 有机物料中总碳与总氮的比值。过高(>30)可能暂时固定土壤氮素;过低(<20)可能造成氮素损失或产生异味。通常由测得的有机质(按含碳量58%折算)和总氮计算得出。
- 酸碱度(水溶性):部分标准要求测定水溶性酸碱度,反映肥料溶解后对土壤溶液pH的即时影响。
- 氯离子(Cl⁻)含量: 对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部分果树)尤为重要,需控制在限量以下。常用硝酸银滴定法或离子色谱法。
- 钠离子(Na⁺)含量: 在高盐原料(如某些餐厨废弃物)制成的肥料中需关注,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常用火焰光度法或离子色谱法。
三、 重金属限量指标
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是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主要检测项目(依据GB 38400)及常用方法:
- 总砷(As):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总汞(Hg):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需消解)。
- 总铅(Pb):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总镉(Cd):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总铬(Cr):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总镍(Ni): (部分标准或特定要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总铜(Cu): (部分标准或特定要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 总锌(Zn): (部分标准或特定要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消解)。
四、 生物安全与卫生指标
- 蛔虫卵死亡率: 评估肥料经无害化处理后对寄生虫卵的杀灭效果。要求≥95%。通过显微镜检计数。
- 大肠菌群数: 指示肥料受粪便污染程度及卫生状况。常用发酵法或滤膜法检测,以大肠菌值表示(如≤100个/g(mL))。
- 粪大肠菌群数: (部分标准要求)更特异地指示粪便污染。
- 种子发芽指数(GI): (部分标准或特定要求)评估肥料腐熟度和植物毒性。用肥料浸提液处理种子(如萝卜、白菜),计算发芽率及根长与对照的比值。GI > 70%通常认为腐熟较好、无毒性。
检测流程要点
- 采样: 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如四分法)进行多点、代表性取样,确保样品的真实性。
- 样品制备: 样品需经过风干、粉碎、过筛(如1mm筛)、混匀等预处理,以达到分析要求。
- 分析测定: 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在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需使用符合要求的试剂、仪器设备,并进行质量控制(如平行样、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等)。
- 结果报告: 清晰列出各项检测项目的实测值、所依据的标准限量值(如有)和对应的检测方法标准号。
通过以上系统、规范的检测,可以全面掌握有机肥料的质量特性、养分供给能力、环境安全风险及卫生状况,为科学施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