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砷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镉、砷检测的重要性与背景
镉(Cd)和砷(A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其可通过水源、土壤、空气及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积累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镉污染主要来源于电池制造、电镀工业及磷肥使用,而砷污染则与矿产开采、农药残留及工业废水排放密切相关。两种元素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对人体肾脏、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损害。因此,对食品、饮用水、土壤及工业产品中的镉、砷含量进行精准检测,是保障公共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关键环节。
检测项目
镉、砷检测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 食品安全检测:粮食(如大米、小麦)、水产品、蔬菜等中镉、砷的残留量;
- 环境监测:土壤、地下水、工业废水中的污染水平评估;
- 工业质量控制:电子元器件、化工原料中的重金属杂质含量检测。
此外,医疗领域还需检测人体血液、尿液中的镉、砷浓度,用于职业暴露评估及中毒诊断。
检测仪器
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适用于痕量镉、砷的定量分析,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多元素同时检测,检测限可达ppt级;
-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专用于砷、汞等元素的高效分析;
-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适用于快速筛查固体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检测方法
主流的检测技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 镉检测:双硫腙比色法,通过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
- 砷检测:银盐法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利用还原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进行检测。
仪器分析法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适用于超低浓度镉的检测(检测限0.01 μg/L);
- ICP-MS联用技术:结合微波消解前处理,实现复杂基质样品的高精度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ICP-MS联用:用于砷形态分析(如区分无机砷与有机砷)。
检测标准
国内外对镉、砷的限量要求及检测方法均有严格规定:
- 中国标准: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大米中镉限量为0.2 mg/kg,无机砷限量为0.2 mg/kg;GB 5009.11-2014和GB 5009.15-2014详细规定了食品中砷、镉的检测方法。
- 国际标准:WHO饮用水砷限值为10 μg/L;欧盟EC 1881/2006规定水产品中镉限量为0.05-0.1 mg/kg。
- 行业标准:EPA 6020B(ICP-MS法)、ISO 17294-2(水质检测)等。
总结与展望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镉、砷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显著提升。未来,便携式检测设备与智能化分析系统的结合将推动现场快速检测的发展,同时,针对复杂基质中痕量元素的分离富集技术仍需进一步优化。标准化与法规的完善也将为重金属污染防控提供更坚实的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