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酸(以乳酸计)检测方法及应用详解
一、检测项目的核心内容
-
- 酸碱滴定法(GB 12456-2021标准):通过标准碱液滴定样品中的酸,计算总酸含量。
- 电位滴定法:利用pH电极判定滴定终点,适用于深色或浑浊样品。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区分特定有机酸种类,但需结合总酸计算。
二、检测步骤详解(以酸碱滴定法为例)
-
- 液态样品:直接混匀后过滤,去除悬浮物。
- 固态样品:粉碎后加水均质,沸水浴提取30分钟,冷却后定容、过滤。
- 含CO₂样品:需超声或加热去除气体,避免干扰。
-
- 取50mL处理液,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或使用pH计至终点pH 8.2)。
- 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30秒不褪色。
三、关键仪器与试剂
仪器/试剂 | 规格/要求 |
---|---|
碱式滴定管 | 精度±0.02mL,需定期校准 |
pH计 | 精度±0.01pH,使用前校准 |
氢氧化钠标准液 | 浓度0.1mol/L,需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
酚酞指示剂 | 1%乙醇溶液 |
四、注意事项与误差控制
-
- 色素/浑浊物:电位滴定法可避免颜色干扰。
- CO₂残留:需充分脱气,防止碳酸干扰酸度。
- 温度影响:滴定过程需在20-25℃进行,高温可能加速酚酞变色。
-
- 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易吸收CO₂,需每周标定一次。
- 终点判定:目视法需统一观察条件(如白色背景),电位法则以pH 8.2为准。
- 平行试验:至少测定3次,相对偏差≤2%。
-
- 高脂样品:需用乙醚脱脂后再提取酸。
- 发酵产品:检测前终止发酵反应(如巴氏杀菌)。
五、应用场景与标准参考
- 乳制品:发酵乳总酸需≥0.7g/100g(GB 19302)。
- 调味品:食醋总酸(以乳酸计)≥3.5g/100mL(GB 18187)。
- 质量控制:啤酒总酸超标可能预示杂菌污染或工艺异常。
六、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六六六(HCH)检测下一篇:不完善果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7
12
18
11
11
11
12
11
12
10
13
16
11
10
15
9
14
12
1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