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鱼感官(鱼体)检测项目详解
一、外观检查
-
- 检测内容:观察鱼体是否完整,表皮有无破损、划痕或机械损伤。
- 判定标准:新鲜鱼体表光滑完整,无脱鳞或大面积损伤;若出现腹部破裂或内脏外露,可能为腐败或储存不当。
-
- 检测内容:检查鱼体表面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变色(如发黄、发灰)。
- 判定标准:
- 海水鱼:新鲜时体表有金属光泽(如带鱼银白色、鲷鱼鲜红色)。
- 淡水鱼:体色鲜亮(如草鱼青灰色、鲤鱼金黄色)。
- 腐败鱼体表色泽暗淡,出现黑斑或褪色。
二、鳃部检测
-
- 检测内容:翻开鳃盖,观察鳃丝颜色及黏液状态。
- 判定标准:
- 新鲜鱼:鳃丝鲜红色或紫红色,湿润有光泽,黏液透明。
- 次鲜鱼:鳃丝暗红色或灰红色,黏液浑浊。
- 腐败鱼:鳃丝灰白色或褐色,黏液黏稠有臭味。
-
- 检测内容:轻触鳃丝,检查是否黏连或溃烂。
- 判定标准:新鲜鳃丝排列整齐,弹性好;腐败鳃丝黏连,易碎。
三、眼部检测
- 眼球状态
- 检测内容:观察眼球是否饱满、透明,眼角膜清晰度。
- 判定标准:
- 新鲜鱼:眼球凸出,角膜透明,虹膜清晰(如黑膜完整)。
- 次鲜鱼:眼球凹陷,角膜轻度浑浊。
- 腐败鱼:眼球塌陷,角膜浑浊呈乳白色。
四、肌肉弹性检测
- 指压法
- 检测方法:用手指按压鱼体背部肌肉,观察回弹情况。
- 判定标准:
- 新鲜鱼:肌肉紧实,按压后迅速恢复,不留凹痕。
- 腐败鱼:肌肉松软,按压后凹陷不恢复,甚至骨肉分离。
五、体表黏液检测
- 黏液量与性状
- 检测内容:触摸鱼体表面黏液,观察质地和气味。
- 判定标准:
- 新鲜鱼:黏液透明均匀,无异味,触感滑润。
- 腐败鱼:黏液增多、浑浊或呈脓状,有酸腐味。
六、腹部检测
- 腹部状态
- 检测内容:检查腹部是否膨胀或塌陷,肛门是否突出。
- 判定标准:
- 新鲜鱼:腹部正常,肛门内缩呈白色或粉红色。
- 腐败鱼:腹部膨胀(因内脏腐败产气),肛门突出或破裂,可能渗出褐色液体。
七、气味检测
- 鱼体整体气味
- 检测方法:嗅闻鱼体表面、鳃部和腹部。
- 判定标准:
- 新鲜鱼:带有海水/淡水的清新腥味,无异味。
- 腐败鱼:散发氨味、腐臭味或酸败味。
八、综合评价
- 一级鲜度:各项指标均符合新鲜特征,可直接食用或加工。
- 二级鲜度:部分指标轻微劣变,需尽快处理或低温保存。
- 腐败变质:多项指标异常,禁止流通和食用。
附录:检测工具与注意事项
- 工具:橡胶手套、镊子、白瓷盘、清水、记录表。
- 环境要求: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 辅助检测: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如挥发性盐基氮测定)确认腐败程度。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4
8
8
7
5
8
6
8
8
10
12
10
14
19
12
14
14
15
14
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