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架聚苯板网片焊点漏焊率检测技术指南
一、材料结构与检测背景
二、核心检测项目与标准
1. 焊点漏焊率检测
检测目的
- 量化评估焊接工艺的完整性,控制漏焊节点比例。
检测方法
- 目视检查法:逐点核对钢丝交叉处是否存在有效焊点。
- 抽样规则:
- 按GB/T 26540-2011标准,每批次随机抽取3块板材(规格1.2m×2.4m),每块选取中心及四角共5个区域(每区域≥1m²)作为样本。
- 使用5倍放大镜辅助鉴别微小缺陷。
漏焊率计算
- 合格标准:单板漏焊率≤5%,且单个检测区域漏焊点≤3处。
2. 辅助检测项目(关联指标)
(1) 焊点抗拉强度测试
- 方法:随机选取10个焊点,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垂直拉拔,记录断裂载荷。
- 标准:单个焊点抗拉强度≥330N(依据JG/T 357-2012)。
(2) 焊点间距均匀性检测
- 工具:游标卡尺或激光测距仪。
- 要求:横向/纵向焊点间距偏差≤±5mm,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3) 焊点外观质量
- 缺陷类型:虚焊、过烧、钢丝熔断。
- 判定标准:虚焊(焊点脱离)、过烧(钢丝表面变色>20%)。
三、检测流程与记录
- 预处理:清除焊点表面浮锈或涂层,确保可视性。
- 分区标记:用网格法划分检测区域,编号存档。
- 数据采集:记录漏焊位置坐标、数量;拍摄缺陷部位高清图像。
- 报告生成:包含批次号、检测日期、不合格区域示意图及整改建议。
四、质量控制措施
- 工艺优化:定期校准焊接设备温度(建议±5℃内)与压力参数。
- 人员培训:检测员需通过ISO 9712无损检测资格认证。
- 纠正措施:漏焊率超标批次需全数返工,采用补焊机局部修复。
五、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检测:引入AI视觉识别系统(如YOLOv5算法)实现自动焊点定位与缺陷分类,检测效率提升80%。
- 标准更新:2023年修订版JG/T 357拟将漏焊率阈值收紧至3%,推动工艺升级。
上一篇:抹面胶浆的抗冲击性检测下一篇:堆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均匀性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17
12
19
12
15
17
13
19
17
15
22
16
18
43
21
22
22
21
1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