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面胶浆抗冲击性检测方法及关键检测项目
一、检测标准与依据
-
- JG/T 158-2013《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明确规定了抹面胶浆抗冲击性的测试方法及技术要求。
- ASTM D5420(国际标准):适用于建筑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评估。
- GB/T 9779-2015《复层建筑涂料》:对冲击试验的仪器和步骤有详细规范。
二、核心检测项目
-
- 测试原理:通过规定质量的钢球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试样表面,观察损伤情况。
- 设备要求:
- 冲击装置:含垂直导轨、可调节高度的钢球释放装置。
- 钢球质量:500g(JG/T 158标准)或1000g(部分高强度要求)。
- 试样底板:混凝土板或实际工程基材(如保温板复合试样)。
- 试样制备:
- 尺寸:300mm×300mm,厚度与施工要求一致(通常≥3mm)。
- 养护条件:标准养护(温度23±2℃,湿度50±5%)28天,或加速养护后状态调节。
- 测试步骤:
- 固定试样于水平刚性基座上。
- 调整钢球下落高度(如1.02m对应5J冲击能量)。
- 释放钢球冲击试样中心区域。
- 同一试样进行3次冲击,各冲击点间距≥100mm。
-
- 通过递增冲击能量(如3J、5J、10J)确定材料的极限抗冲击强度,用于高性能产品分级。
- 记录试样出现可见裂纹或剥离时的临界能量值。
-
- 使用摆锤冲击试验机测量冲击吸收能量,分析材料韧性。
- 适用于研发阶段优化胶浆配比。
三、结果评定与分级
-
- 合格判定(以JG/T 158为例):
- 3J冲击后无裂纹、无剥落为普通型合格。
- 10J冲击后无损伤可判定为高强度型。
- 缺陷记录:裂纹长度、剥落面积(需拍照存档)。
- 合格判定(以JG/T 158为例):
-
- 使用数显测深仪测量冲击凹痕深度(精确至0.1mm)。
- 计算单位能量下的塑性变形量,评估材料韧性。
-
等级 冲击能量(J) 损伤要求 I级 3 无裂纹、无脱落 II级 5 裂纹≤3mm,无脱落 III级 10 轻微网状裂纹,无结构性破坏
四、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
- 聚合物掺量:乳液含量≥8%可显著提升抗冲击性。
- 纤维增强:掺入短切玻璃纤维(长度3-6mm)可抑制裂纹扩展。
-
- 施工厚度均匀性:局部过薄区域易成为冲击薄弱点。
- 养护条件:未充分养护的试样抗冲击强度可能下降30%以上。
-
- 试样需模拟实际工况(如复合保温板),避免单一胶浆层测试导致数据失真。
- 环境温湿度控制:测试应在23±5℃、湿度50±10%条件下进行。
- 设备校准:钢球质量、下落高度每月校验一次,误差需≤1%。
五、工程应用建议
-
- 普通住宅外墙:选用I级(3J)产品。
- 高层建筑或易受撞击区域(如首层):建议II级(5J)以上。
-
- 每5000㎡施工面积至少制取3组试样,养护后送实验室检测。
- 冲击试验后若2组不合格,判定该批次材料不达标。
上一篇:轻质防火保温浆料的导热系数检测下一篇:钢丝网架聚苯板的网片焊点漏焊率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9
6
15
15
16
17
17
17
19
19
19
19
22
22
20
22
17
22
16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