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回竖直角标准偏差检测项目详解
一、检测前准备
-
- 仪器类型: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精度等级需符合工程要求(如±2″级)。
- 竖盘指标差校正: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计算指标差(公式:�=(�+�−360°)2i=2(L+R−360°)),若超限(一般≤10″),需调整仪器或记录修正值。
- 补偿器功能检查:确保竖直角自动补偿功能正常,避免因仪器倾斜引入误差。
-
- 避开强风、高温(避免仪器热胀冷缩)、雾霾等不利天气,确保目标清晰可见。
- 稳固三脚架,避免观测过程中仪器晃动。
二、观测实施项目
-
- 选择稳定、无遮挡的远距离目标(如棱镜或固定标志),距离宜大于100m以减少调焦误差。
- 目标高度与仪器大致持平,减少大气折光影响。
-
- 盘左观测(正镜):精确照准目标,记录竖直角读数�L。
- 盘右观测(倒镜):旋转望远镜180°,重新照准目标,记录竖直角读数�R。
- 计算竖直角值:消除指标差后,单次竖直角计算公式为: �=�−�±180°2α=2L−R±180°
- 重复观测次数:单测回内需进行多次独立照准(通常3~6次),确保数据代表性。
三、数据处理与偏差计算
-
- 按盘左、盘右分列记录每次读数,并标注观测时间、环境条件。
-
- 对多次观测结果取算术平均值,公式: �ˉ=∑�=1����αˉ=n∑i=1nαi
-
- 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测回竖直角标准偏差,评估观测重复性: �=∑�=1�(��−�ˉ)2�−1s=n−1∑i=1n(αi−αˉ)2
- 判定标准:根据工程等级要求(如四等测量要求�≤5′′s≤5′′),确认是否达标。
四、质量控制项目
-
- 采用3σ准则或格罗布斯准则,剔除异常值后重新计算。
-
- 进行至少2个测回的独立观测,对比不同测回间标准偏差的一致性。
-
- 综合仪器标称精度、环境因素及人员操作,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确保结果可信。
五、检测报告内容
- 仪器型号、编号及检定状态。
- 观测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记录。
- 原始数据、计算过程及标准偏差结果。
- 与建议(如仪器维修、观测方法改进等)。
注意事项
- 操作中需轻触仪器,避免人为震动;
- 盘左、盘右照准时严格对中整平;
- 高温天气需打伞遮阳,避免仪器局部受热。
上一篇:易测试性方面检测下一篇:光束指向不稳定性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9
8
11
7
11
12
10
9
8
8
13
9
12
12
10
10
13
12
14
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