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微器(带尺显微镜)行差检测指南
一、检测前准备
-
- 温度:保持在20±1℃(参考ISO 1标准)
- 湿度:≤60% RH,避免光学部件结露
- 隔振:使用气浮隔振台,消除地面振动干扰
-
- 预热:开机30分钟,使机械结构与光学系统热平衡
- 清洁:用无尘布蘸无水乙醇清洁测微螺杆及光学尺
- 归零:移动台全行程往返3次,消除机械回程误差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轴向行差检测(移动方向线性度)
- 工具:一级标准量块(如K级)、激光干涉仪(分辨率0.1μm)
- 步骤:
- 将量块固定于载物台,显微镜对准量块零位标记。
- 每隔10mm移动测微螺杆,记录显微镜读数与量块实际值的偏差。
- 全行程(通常50mm)内至少选取5个测试点。
- 允许误差:
- 高精度级:≤±(1.5+0.05L) μm(L为行程,单位:米)
- 普通级:≤±(3+0.1L) μm
2. 横向行差检测(垂直方向偏移)
- 工具:十字线分划板、CCD图像传感器
- 步骤:
- 安装十字线分划板,调节显微镜对焦清晰。
- 沿轴向移动载物台,通过CCD捕捉十字线中心偏移量。
- 计算横向偏移值:ΔY = |实际位置 - 理论位置|
- 允许误差:≤±2μm/100mm
3. 重复性误差检测
- 方法:
- 选择3个典型位置(起点、中点、终点)。
- 每个位置重复测量10次,计算标准偏差σ。
- 判定标准:σ ≤ 允许误差的1/3
4. 回程误差检测
- 步骤:
- 正向移动至目标点,记录读数A。
- 反向移动返回同一位置,记录读数B。
- 回程误差 = |A - B|
- 允许值:≤±1μm
三、数据处理与校正
-
- 以行程位置为横坐标,偏差值为纵坐标,拟合多项式曲线。
- 典型模型:ΔL = a + bL + cL²(反映线性与非线性误差)
-
- 将误差系数导入测控系统,实现实时补偿。
-
- 若行差超限:
- 调节导轨平行度螺钉(需专用扳手,调整量≤1/4圈)
- 更换磨损的滚珠丝杠或轴承
- 若行差超限:
四、检测周期与维护建议
- 周期:
- 实验室环境:每6个月检测一次
- 工业现场:每3个月检测一次
- 日常维护:
- 每周涂抹专用导轨脂(如Molykote EM-30L)
- 避免过载使用(最大载荷≤5kg)
五、常见问题与对策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行差曲线呈周期性波动 | 丝杠螺距误差 | 使用软件分段补偿 |
重复性突然增大 | 导轨污染 | 拆洗后涂抹润滑脂 |
回程误差超标 | 反向间隙过大 | 调整预紧螺母或更换弹簧 |
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4
8
7
10
12
14
13
12
14
11
14
14
11
10
9
9
13
9
12
1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