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升时间(Rise Time) 监测电流从10%升至90%峰值的时间,反映电路中电感与电容的瞬态响应。
- 下降时间(Decay Time) 分析衰减斜率,区分容性负载(快速衰减)与感性负载(缓慢振荡)。
- 振荡频率与阻尼系数 识别高频振荡成分(如开关电源启动时的LC谐振),评估是否需要阻尼电路。
- 单次浪涌极限测试 逐步增加浪涌幅值,直至元件失效,确定安全裕度。
- 重复浪涌耐受性 模拟设备频繁开关场景,验证元件(如电解电容)寿命是否达标。
- 温度相关性测试 在高温(+85℃)与低温(-40℃)下重复测试,观察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漂移。
- 温度与湿度模拟 在高湿环境(湿度90% RH)中测试PCB的绝缘性能,防止漏电流升高。
- 电网电压波动耦合测试 叠加浪涌与电网瞬时压降(±20%),验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限流电阻与NTC热敏电阻 测试NTC的冷态阻值、恢复时间及老化特性(如1000次循环后的阻值变化)。
- TVS二极管与保险丝 验证TVS的钳位电压是否符合设计,保险丝熔断时间是否匹配浪涌能量。
- 核心设备:
- 可编程浪涌发生器(如EM TEST NSG 3060)
- 高带宽示波器(Keysight Infiniium系列)
- 电流传感器(Pearson Electronics宽频探头)
- 测试拓扑: 串联法(直接测量负载电流)或并联法(通过分流器间接采样)。
- IEC 61000-4-5:规定浪涌波形(1.2/50μs电压波、8/20μs电流波)
- GB/T 17626.5:中国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EC标准
- UL 6095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要求
- 案例1:电源适配器浪涌抑制优化 检测发现某适配器冷启动峰值电流达120A(超限值80A),通过增加NTC阻值并并联继电器,成功降至65A。
- 案例2:工业电机控制器故障排查 高温环境下,IGBT模块因浪涌电流导致过热损坏,优化驱动电路时序后通过500次循环测试。
- 智能化检测平台(AI自动分析波形特征)
- 宽禁带半导体(SiC/GaN)器件的浪涌特性研究
上一篇:反向恢复峰值电流(在规定条件下的最大值)检测下一篇:反向电流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2
15
13
18
17
16
12
15
12
11
9
8
8
11
13
10
17
13
16
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