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扫描频率检测:原理、检测项目及工业应用
一、振动扫描频率检测概述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转子系统异常检测
- 不平衡振动
- 检测指标:1倍转频(1×RPM)幅值升高,相位稳定。
- 方法:通过频谱分析锁定主频成分,结合相位分析验证。
- 不对中故障
- 特征频率:2×RPM为主,可能伴随轴向振动增加。
- 技术手段:轴向与径向振动联合分析,时域波形呈现周期性冲击。
- 轴弯曲或裂纹
- 识别标志:亚谐波(如1/2×RPM)或超谐波成分出现,高阶倍频能量分布异常。
2. 轴承故障检测
- 滚动轴承缺陷
- 特征频率计算:
- 内圈故障频率(BPFI):�2×���×(1+������� ������������ℎ ��������cos�)2n×RPM×(1+Pitch DiameterBearing Diametercosθ)
- 外圈故障频率(BPFO):�2×���×(1−������� ������������ℎ ��������cos�)2n×RPM×(1−Pitch DiameterBearing Diametercosθ)
- 检测方法:高频共振解调(HFRD)技术,分析包络谱中的特征频率。
- 特征频率计算:
- 滑动轴承磨损
- 信号特征:低频涡动(0.42-0.48×RPM)及油膜振荡现象。
3. 齿轮传动系统检测
- 齿轮啮合频率(GMF)分析
- 计算公式:���=����ℎ ������×���GMF=Teeth Number×RPM
- 磨损判断:边频带展宽(由调制效应引起),啮合频率幅值异常增加。
- 断齿或局部缺陷
- 时域特征:周期性冲击信号,对应频谱中高阶谐波成分激增。
4. 共振与结构松动检测
- 共振频率识别
- 扫描方法:变转速测试,通过Campbell图分析临界转速点振动响应。
- 结构件松动
- 频谱特征:宽频随机振动能量增加,可能伴随亚谐波成分。
5. 电气系统关联振动
- 电机电磁振动
- 特征频率:2×电源频率(如100Hz/120Hz)及其谐波。
- 案例:转子断条故障表现为(1±2�)�(1±2s)f边频(s为转差率)。
三、关键技术方法
-
- 频域分析:FFT频谱、阶次分析、倒频谱(用于分离调制信号)
- 时域分析:峭度指标、峰值因子、波形指标
- 时频分析:小波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
- 高精度ICP加速度传感器(频响范围0.5Hz-10kHz)
- 无线振动采集系统(适用于旋转部件在线监测)
- 激光测振仪(非接触式,分辨率达0.01μm/s)
四、工业应用场景
-
- 风力发电机:检测主轴不平衡、齿轮箱点蚀故障
- 汽轮机:监测临界转速通过时的振动突变
-
- 航空发动机:转子动平衡验证,叶片通过频率监测
-
- CNC机床:主轴轴承状态实时监控,预警早期磨损
五、检测流程标准化
- ISO 10816系列标准:规定不同设备类型的振动烈度限值
- ASTM E1311:指导振动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
六、未来发展趋势
- AI辅助诊断:深度学习算法(如CNN)用于振动模式识别
- 数字孪生集成:仿真模型与实测数据动态比对
- 物联网(IoT)应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实现全域状态感知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3
18
18
10
13
13
8
14
14
16
15
12
18
18
20
21
20
18
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