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检测项目
1. 光通量测量
- 方法:使用积分球(直径需适配光源尺寸)结合光谱辐射计,通过全空间光收集法测量总光通量。
- 标准:CIE 84-1989、IES LM-79。
- 要点:
- 积分球内壁需均匀涂覆高反射材料(如BaSO₄),校准前需用标准光源校正。
- 避免环境光干扰,光源需预热至稳定状态。
2. 电参数测量
- 参数:电压(V)、电流(A)、功率(W)、功率因数。
- 设备:高精度数字功率计(如0.5级精度)。
- 意义:计算光效(光通量/输入功率)的核心依据,需确保采样频率与波形兼容性(尤其LED的非线性负载)。
3. 色温与显色指数(CRI)
- 方法:分光光度计测量光谱分布,计算相关色温(CCT)和CRI(依据CIE 13.3-1995)。
- 要点:
- 高CRI(≥80)适用于商业照明,低色温(2700K-3000K)多用于家居场景。
- 需注意光源的显色一致性,避免色漂移。
4. 光衰与寿命测试
- 方法:
- 常规法:持续点亮光源至额定寿命的70%(如IEC 62612规定的6000小时)。
- 加速老化:高温高电流加速测试(TM-21标准推算寿命)。
- 意义:光通量衰减至初始值70%的时间即为寿命终点,影响产品质保设计。
5. 能效等级评定
- 标准:
- 国际:ENERGY STAR(如V2.1对LED灯要求≥75 lm/W)。
- 中国:GB 30255-2019《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
- 流程:结合光效、功率及光通量维持率,划分1-3级能效标识。
6. 光分布特性(配光曲线)
- 设备:分布光度计(如转台法或镜像法)。
- 输出:绘制极坐标光强分布图,计算光束角、利用系数。
- 应用:定向照明(如射灯)需窄光束角(<30°),泛光照明则需广角(>120°)。
7. 环境适应性测试
- 项目:
- 温度循环(-40℃~85℃)测试启动性能。
- 湿度测试(85% RH)验证密封性。
- 振动测试模拟运输环境(参照ISTA标准)。
- 意义:确保户外或工业照明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
二、检测设备与技术挑战
- 积分球误差控制:需定期校准,避免光源自吸收效应(尤其大功率LED)。
- 光谱匹配:分光仪波长精度需≤1nm,防止CIE颜色匹配函数偏差。
- 动态功率测量:针对调光灯具,需支持瞬态功率捕捉。
三、应用场景与意义
- 研发优化:通过光效数据改进散热与驱动电路设计。
- 质量控制:批量检测光通量一致性(如±5%公差)。
- 认证合规:获取CE、UL、CCC等认证的必要步骤。
四、未来趋势
- 智能照明检测:集成调光、色温切换功能的动态光效评估。
- 光谱健康指标:增加蓝光危害(IEC 62471)、节律因子(CS)检测。
上一篇:中心频率随温度变化检测下一篇:振动,扫描频率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9
11
11
8
14
14
16
15
12
18
18
20
19
18
16
19
20
17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