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与输出隔离电阻检测项目详解
一、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
- 目的:验证输入与输出端在额定电压下的绝缘性能。
- 方法:
- 使用兆欧表(绝缘电阻测试仪),在输入与输出端之间施加直流高压(如500V或1000V),持续60秒。
- 测量电阻值,判断是否符合标准(通常要求≥100MΩ)。
- 标准参考:
- 医疗设备:IEC 60601-1(要求≥50MΩ @ 500V DC)。
- 通用设备:IEC 61010-1(最低≥10MΩ)。
-
- 目的:检验隔离层在高电压下的绝缘强度,防止击穿风险。
- 方法:
- 输入与输出端之间施加交流或直流高压(如1.5kV~4kV AC或等效DC),持续1分钟。
- 监测是否发生闪络或击穿,漏电流需低于设定阈值(通常≤5mA)。
- 注意事项:
- 测试前需断开敏感元件(如电容、半导体器件),避免损坏设备。
-
- 目的:评估长期使用后隔离电阻的稳定性。
- 方法:
- 在高温高湿环境(如85℃/85%RH)下通电老化72小时,重复绝缘电阻测试。
- 电阻值衰减应小于30%(依据IEC 60068-2系列标准)。
-
- 温湿度循环测试:
- 模拟极端温度(-40℃~+125℃)及湿度变化,验证绝缘材料的物理稳定性。
- 盐雾测试(针对工业设备):
- 评估潮湿含盐环境中隔离材料的耐腐蚀性。
- 温湿度循环测试:
-
- 附加项目:
- 通过泄漏电流测试仪测量输入-输出间在正常工作电压下的漏电流(一般≤0.1mA)。
- 验证隔离设计的对称性,避免极性偏差导致局部击穿。
- 附加项目:
二、测试设备与工具
- 必备仪器:
- 绝缘电阻测试仪(如Fluke 1507/1508)。
- 耐压测试仪(Chroma 19032系列)。
- 恒温恒湿箱(用于环境测试)。
- 辅助工具:
- 屏蔽箱(减少外部干扰)。
- 高压探棒、接地线等。
三、关键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
- 耐压测试需在隔离区域进行,操作者佩戴绝缘装备。
- 设备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 测试条件校准:
- 确保环境温度(23±5℃)、湿度(45%~75% RH)符合标准要求。
- 数据记录与分析:
- 记录每次测试的电压、电阻、漏电流及环境参数,绘制趋势图以预测寿命。
四、行业标准与合规性
- 医疗设备:IEC 60601-1、GB 9706.1(要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 工业控制:IEC 61010-1(绝缘电阻≥100MΩ @ 500V)。
- 消费电子:IEC 62368-1(根据电压等级划分测试参数)。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电阻值偏低:
- 检查PCB板是否有污染、潮湿或爬电距离不足。
- 更换高CTI(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材料的绝缘层。
- 耐压击穿:
- 优化隔离设计(如增加光耦、变压器隔离),或选用更高介电强度的材料。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1
9
16
16
16
14
14
14
14
17
16
12
14
15
14
15
17
17
18
1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