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检测详解
一、定义与原理
二、检测项目与核心参数
-
- 根据材料类型选择温度,常用范围:190℃、230℃、265℃等。
- 示例:
- 聚乙烯(PE):190℃
- 聚丙烯(PP):230℃
- 聚碳酸酯(PC):300℃
-
- 负荷范围为0.325 kg至21.6 kg,常用2.16 kg、5 kg、10 kg等。
- 依据标准(ISO 1133或ASTM D1238)和材料熔融黏度选择负荷:
- 高黏度材料(如PC):高负荷(10 kg)
- 低黏度材料(如LDPE):低负荷(2.16 kg)
-
- 切割时间需确保熔体流动速率稳定,通常每隔30秒或60秒切割一次样品。
-
- 样品需干燥(如尼龙需在80℃下干燥4小时),避免水分影响结果。
- 样品形态可为颗粒、粉末或碎片,需均匀填充至料筒。
三、检测步骤
-
- 预热至设定温度(±0.5℃精度),装入标准口模(内径2.095mm,长度8mm)。
- 校准活塞杆和砝码质量。
-
- 将样品加入料筒,用压实棒压实以排除气泡。
-
- 样品在料筒内预热4~6分钟,确保完全熔融。
-
- 施加选定负荷,启动计时器,切割流出的熔体条。
- 至少切割5段,弃去初始不稳定部分。
-
- 称量切割样品的质量,按公式计算MFR值: MFR=切割质量(�)×600切割时间(�)MFR=切割时间(s)切割质量(g)×600
四、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
- 温度偏差>±0.5℃会导致结果误差,需定期校准温控系统。
-
- 高温下材料可能分解,需控制预热时间(如PE不超过5分钟)。
-
- 口模应无划痕或异物残留,活塞杆需垂直运动无摩擦。
-
- 切割间隔需精确,避免手动误差;潮湿样品需预干燥。
五、应用与意义
-
- MFR值高低反映材料流动性:
- 高MFR:适合注塑薄壁制品(如一次性餐具)。
- 低MFR:适合挤出、吹塑(如管材、瓶坯)。
- MFR值高低反映材料流动性:
-
- 指导注塑温度、压力等参数设置,避免缺陷(如飞边或充模不足)。
-
- 检测不同批次材料的MFR一致性,确保加工稳定性。
六、标准对比
标准 | ASTM D1238 | ISO 1133 |
---|---|---|
温度精度 | ±0.2℃ | ±0.5℃ |
切割方式 | 自动切割(推荐) | 手动/自动均可 |
负荷范围 | 0.325~21.6 kg | 相同 |
七、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结果偏差大:检查温度校准、样品干燥度及设备清洁度。
- 熔体流动不稳定:延长预热时间或降低测试温度。
- 样品粘附料筒:对料筒进行防粘连处理(如喷涂硅油)。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3
17
20
21
20
19
18
17
17
18
24
26
26
28
36
35
37
37
39
4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